西漢,未央宮,劉徹最近非常忙碌。
一想到大漢未來會因為打仗打窮,窮到大漢民不聊生,窮到自己下罪己詔,劉徹也不得不積極經商賺錢。
雖然先帝幾代努力留下充裕的國庫,但是在天災和戰爭的雙重壓力下,明顯是不夠的,他要賺錢
休沐日,劉徹在加班著算賬,統計自己的私庫
“上林苑動物園門票費”
“上林苑動物糞肥收入”
“上林苑瓜果售賣費用”
宮人一邊匯報,一邊在心里吐槽陛下真是喪心病狂,原本大方地到處賞賜黃金,現在連水果都不賞賜了,全要出錢。
旁邊,是桑弘羊一邊統計國庫收入一邊學習后世的圖表法記錄下來給劉徹做匯報
“官鹽專營的錢”
“鐵礦專營的錢”
“榷酒權售賣收入”
“榷茶權售賣”
都是大宗買賣,可以長久持有、后世驗證過有效的手段,如今在大漢,同樣有效。
桑弘羊念著念著,心情激動,臉上帶著幸福的紅光。
劉徹卻聽著聽著,表情有些恍惚。
自打聽到天幕劇透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卻英年早逝,還因為常年戰爭導致民不聊生后,他就有了非常巨大的觀念改變。
這個觀念,總結起來就是
百姓太窮,再怎么增加賦稅,除了增加百姓的壓力導致國家動亂,并不能籌集太多軍費。
但是諸侯富裕
大漢黃金多是天幕都認證過的,但是目前國庫并沒有太多黃金,黃金在哪里呢
金礦在地方上,地方屬于諸侯的封地,所以,黃金普遍在諸侯手中。
哪怕是帝王,想要更多黃金,也得想方設法從諸侯手里挖。
比如漢文帝登基后規定每年八月要在長安祭祀漢高帝劉邦,各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地所有的人口數量上合“酎酒”祭祀的黃金具體數量是每一千人黃金四兩,由九卿之一的少府負責檢驗并由皇帝親自接受,是為“酎金”。
并且,如果諸侯王和列侯上交的“酎金”成色不足或者份量不夠的話,則“王削縣,侯免國”,意思是諸侯王削減領地,列侯廢除爵位。
但是因為諸侯勢大,實際上文景時期很少真的實行這條規定。
馬邑之謀發生在公元前133年,歷史上,一直得到公元前112年,劉徹發布南征令而列侯幾乎無人響應,這讓漢武帝對列侯越發不滿,才下定決心各方面削諸侯。
此后,劉徹便利用漢文帝定下的法規,以“酎金不如法”為理由一口氣廢除了106名列侯的爵位。
這,就是為何后期劉徹可以給自己的公主們、功臣們大手筆賞賜黃金的真正原因。
那時,劉徹已經成功從諸侯手中奪回權力,也奪回了黃金
。
現在,劉徹通過天幕,提前連大漢黃金的數量都知道了,也知道了未來這些黃金沒能留給自己東漢的后人,許多都埋在地下浪費,還會放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