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俠郭解最近交了一個新朋友衛青,新朋友為他找了個光明正大的好差事,從游蕩鄉里的游俠首領一躍成為軍中特殊軍種,讓郭解頓時喜氣洋洋,回家收拾行李、與昔日友人告別時,臉上的笑容怎么都掉不下來。
他的門客、和民間結交的其他游俠齊齊不舍“老大,你入軍了我們怎么辦”
“也參軍吧,日后建立軍功,咱也可以封侯拜相”
郭解說著,想到了衛青對他地勸誡,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
“高祖時期,朱家救助季布卻不求報恩。先帝時期,劇孟幫助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現在,也到了我郭解揚名天下的時候了”
他不知道,歷史上的自己并不受劉徹待見,與衛青的相識,是劉徹要把他遣送到茂陵守陵,衛青為他求情。但是依然改不了武帝對游俠的忌憚、厭惡,以及對郭解的殺心,后來依然以郭解的門客殺人為借口,殺了郭解。
郭解在民間的名聲越大,在游俠中越受尊敬,就越受到帝王的忌憚。
但是,因為天幕呈現過的民間大俠保家衛國的行為后,劉徹知人善任的技能再次點亮,開始發掘游俠的新用處。
游俠喜好與民間游俠結交,這豈不是正適合送去邊疆,在兩國魚龍混雜的地方打探消息
游俠武器高強講義氣,這不正符合直來直往的草原民族的喜好
游俠結交鄉里,這不正好方便留下他們的把柄,也不用擔心真叛國
想開之后,劉徹開始讓衛青召集民間身手厲害的游俠,建成一支特殊的軍隊。
類似繡衣使者,直接聽命于皇帝,但是主要是針對周邊國家的特殊間諜部隊。
當然,郭解目前還不知道,帶著自己的俠客夢,以及對未來建功立業的野心,背著簡單的包袱,與友人們告別,行走在去長安城的路上。
幾乎是同一時刻,在大漢的不同地方,都有不同方面的人才,朝著長安匯聚而去。
戰國時期,諸侯流行養士,門客、游俠都屬于諸侯公子們養士的人選。漢初曾經游俠縱橫,但是經過當權者的打擊后,漸漸衰落。一直到漢末,天災不斷,流民成為了新的游俠,最后逐漸匯聚成農民起義軍,從曾經配合朝廷、結交官員與豪族變成了推翻朝廷、推翻官員與豪族。
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各有所長,到了漢朝儒家獨大,其他學派漸漸衰落,并且逐漸銷聲匿跡。
但是因為天幕的到來,游俠有了新的用途,百家也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力,并且以新的形式呈現。
“耆老,這新水車怎么跟鄰村的不一樣怎么看起來小啊”
村莊里,村民匯聚在河邊剛建立的龍骨水車旁,時不時上前試著手轉、腳踏,或者直接用牛拉,覺得比一桶一桶挑水到田地里灌溉省力氣多了。
但是也有人不滿,對著一位站在龍骨水車旁的斗笠老者提出疑問。
“鄰村的大水車不需要人蹬,省力氣多了”
斗笠老者語氣和善介紹“鄰村的是筒車,需要水流沖刷帶動筒車轉動,適合山地。咱們村這叫翻車,可以從下把水往上帶,適合地形差異沒那么大的田。你看看咱們兩個村是不是地形不一樣。”
提出疑問的村人還沒回答,其他村人已經七嘴八舌說了起來“沒錯,以前我還嫌棄他們村路難走,上山下山累得慌,都不愛過去。”
“隔壁村那山坡爬的要人命,我每次走親戚行禮多了都得讓親戚幫忙挑,不幫忙實在是扛不上去”
“以前覺得他們山高水遠不方便,現在沒想到水流落差大還有這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