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連茶葉鞣制法、暢銷的地點都說清楚了,若是這樣還不能做好茶葉買賣,那他卓王孫經商幾十年白干了
卓王孫信心滿滿,還帶著對中原以外的茶葉市場的期待。
不止是卓家,許多家族都是如此。
一想到茶對外銷售帶來的巨大利潤,對鹽鐵專營的抗拒頓時小了許多。
比起可以再生的茶樹,需要煉制的鹽和需要采礦的鐵辛苦多了。
巨商們搶起全國適合種植茶樹的山地來,有些還屬于其他地方勢力的,主動出錢出力配合大漢鐵騎去“和平吞并”。
比如夜郎國,歷史上直到東漢才徹底吞并,現在派遣桑弘羊一起去了一趟,提前得以并入大漢版圖。
不僅僅如此。
受到后世“儒商”“義商”“皇商”以及大漢對商人的寬待新政策的影響,不少商人開始大方地各種捐錢為家鄉作基礎建設、為家鄉的守軍捐獻防寒衣物改善生活等等,親自去受災現場發放藥湯,出錢修建臨時木板房子,在災難過后
,收留了失去父母的孤兒和老人,建立起大漢最早的孤兒院和養老院。
對于貴族、豪商而言,可能捐出去的只是自己一餐山珍海味所花費的錢財,但是對掙扎求生的貧民而言,就是一家人生存的希望。
“現在的大漢,真好啊”
劉徹的車駕出現在水渠還沒修完就發起洪水的災區時,還以為會聽到災民的憤怒,特意親自來安撫,但是沒想到,聽到的竟然是這樣一句話。
劉徹的車駕雖然華麗,但是躺在道路兩邊的災民也不懼怕,這些日子這種豪華車馬見多了。
他們反而充滿希望,每一次貴人們到來都會為他們送上許多物資,這一次是送吃的喝的,還是保暖防寒的衣物
劉徹掀開車簾,看到面黃肌瘦渾身臟兮兮的災民投來期待的眼神,忍不住反省自己特意帶來許多防止災民暴亂的士兵是不是太多疑太過分了
但是隨后賑災官員的到來也讓劉徹回到正事上。
“還是會有人趁亂做壞,買賣人口,欺負弱小”賑災官員說起這事都覺得委屈,“還好我們來得及時,不然放任這些事態擴大,遲早得積累民怨民憤,最后還得是朝廷背鍋。”
除此之外,還有貪污賑災糧款,是屢禁不絕。
所以賑災官員都是搭配了受命于皇帝的繡衣使者,繡衣使者給劉徹奉上另一份朝廷發放的賑災物資和實際發放的賑災物資,讓劉徹都佩服“有些人真是冥頑不靈,舉頭三尺有天幕,就不怕被天幕譴責,遺臭萬年嗎”
而且明知道如今朝廷上上下下都很重視水利和賑災,還敢貪污,劉徹只能說,低估了貪官的膽量。
繡衣使者想想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官,家里奢侈享樂的比長安的大官還要奢侈,那可真是仗著山高皇帝遠胡作非為,他自認見多了貪官,還是為這樣的行為嘆為觀止。
“直接斬了,就在這里給災民看看。抄家之后,直接充公賑災。”
劉徹的一句話決定了此后的賑災風格,也讓更多大臣被殺雞儆猴,嚇得不輕。
劉徹冷眼看著貪官被殺,罪行被揭露,還以為會被災民怨恨,沒想到有災民反而更信任他了
“陛下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