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入了各行各業,發揮自身所長,為行業帶來女性的風采
各行各業飛速發展時,知識分子見識到時代的劇變,受到巨大影響,一時間出現了許多優秀作品。
紈绔子弟們擅長文字的親自動筆寫,不擅長的就召集門客編書;
貴婦人們有些保守一點繼續寫漢樂府詩、漢賦,也有的受到神話影響開始寫神話同人小說,還有些有強烈表達欲,寫個人日記或者自傳,與讀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
當然,還有卓文君這樣不走尋常路的才女,邁出大膽地步伐,不斷地嘗試天幕上出現過的各種新題材小說。
當市面上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各色文學作品,一時間呈現一派文學盛世的景象時,卓文君依然埋頭在卓府專心寫作。
當卓文君完全不惦記司馬相如,也不管他到底納妾不納妾后,司馬相如反而患得患失起來,
主動頻頻給卓文君寫情書。
卓文君看過一眼,發現曾經眼里才華橫溢的丈夫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甚至在民間,自己的才名比司馬相如更盛。
卓文君從一開始感慨萬分,自己放棄了司馬相如的愛情才得到他的情書,到現在看多之后已經平淡無波瀾。
她從丫鬟手中接到今日份的情書,淡淡瞥了一眼,也沒細看就將司馬相如的情書扔在一邊,繼續埋頭寫作。
剛想出來的靈感,可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耽誤了。
卓父現在非常忙碌,偶爾來找女兒一趟,也是與他討論起卓家私學的事。
卓家私學主要是教授經商,卓母閑著也是閑著,親自去上課去了,結果帶動了許多富商家族的女眷或者曾經的紈绔二代來學習,一時間人滿為患。
卓父看到私學這么受歡迎,想要擴建私學,來詢問女兒。
卓文君卻堅定地拒絕了“今上是一位霸道的帝王,咱賺好自己一畝三分的錢就夠了,不與陛下爭鋒。”
卓父一聽這話,頓時如同冷水澆頭,清醒了許多。
沒錯,他為什么從自家住的好好的四川來到長安,還不是陛下一句話的事。
好不容易在長安經營好了,若是又被趕去別的地方,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罷了罷了,還是謹慎點好。
卓文君又問道種的茶樹怎么樣了”
“給陛下上貢了一批,陛下很滿意,已經給我們批了榷茶權,以后又多了一門好買賣。”
說起這事,卓父喜氣洋洋,越說越覺得私學都不算什么,他們卓家主要是做生意,不是開學堂,那個擴建私學的心頓時徹底散去。
“陛下已經確定了鹽鐵專營,咱家賣鐵不是長久買賣,但是這茶,可以長長久久。”
卓家的原籍就是四川,現在卓王孫馬不停蹄派人回四川承包了茶山,準備大干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