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握住皇后迦羅的手,抬眼望向神跡,胸腔激蕩“是上天見朕兢兢業業,將天下治理得頗又成效,所以才顯出神跡么”
剛封完天下,正與朝臣宴飲的劉邦,舉杯遙敬上天“天佑大漢得神跡顯圣”
朱元璋坐在石階上,猛的一拍大腿,大聲道“仙家果然厲害,標兒,將你娘接來,咱家一起來看”
剛趕過來的朱棣等人“我不該在這里,我該在車底,打擾你們一家親密。”
山川地理散去,幾個半裸的披發的人突然出現在畫面中,還未等眾人看清面目,神跡就隨著越加激昂快節的聲樂,如時光撥轉般加快了速度,各種不同的畫面紛踏而至,又重疊消失,讓人眼花繚亂,目暈神眩,至到畫面定格在條紋旗幟上,眾人才喘著氣過緩過神來。
朱元璋怔怔地抹了把臉,大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大咧咧道“這仙人忒謔人,把俺看得頭暈眼花,也不慢點”
話剛落就被他身旁的馬皇后狠狠地拍了一把“不準對仙人無禮”
李斯神情凝重,遲疑地把頭望向身旁蒙恬,小聲道“斯在幕中見到我秦旗幟,諸位可有見”
“陛下,臣看到幕中有漢字”
“那人身上穿的衣服咱像朝上穿的的服飾呢”
“但那卷頭發,藍眼睛的是誰仙人妖怪”
“竟然雕半裸男子像,仙界竟然這般浪蕩”
在諸朝懷疑在神跡中看到與自己國家有關的事物時,天幕上仙樂漸歇息,幾息后徹底停止,空中突然傳來一道明朗的少年聲,青澀生動,激昂又力:
在華夏民族進程中,曾數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選擇何去何從,如今浩蕩的時光再次席卷而來,身處大變局中的我們,要在洪流中搏沙擊浪,以五千年之身展望更遙遠的未來
從光彩滿身到硝煙彌漫,從文明璀璨到低谷求生,華夏永遠都是華夏,它就在那里,東臨大海,西至荒漠,南到雨林,北至冰原。
在大爭的今天,西方主導的自由秩序正在消散,我國再次面對世界,向世界發聲華夏心系和平,懷有善意,愿與世界共發展,謀求新的世界秩序
我國
已經回到未央宮的劉徹,神色古怪地問已經趕到身邊的衛青:“難道仙界也有國家之分”
劉邦擱下酒盞,摩挲著下巴:“難不成這上界的東方神打不過西方神”
不管眾人如何猜測,幕中的少年仍在繼續:世界秩序將走向何處在不同的思想交織、相互激蕩的今天,本質是不同的文明變動。人類文明能否殊途同歸,取決于各方主觀努力,看誰能在全世界中謀求新篇章
不同的氣候,不同的地理,造就不同的人文習性,而不同的習性則創造出不同的文明。因而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文明選擇也有不同。
我們對每個國家的政治主張追本溯源,就能發現各自的主張、觀點,在幾千年前便已埋下種子,正如在人類重要的兩大文明中,華夏文化和西方文化,其根源上便有明顯的不同。
不同于民間還在瘋狂下跪祭拜神幕,許多心思敏銳的皇帝或臣子已經意識到天上不是仙界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