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不管,信誓旦旦地一拍手“金龍都出現在咱們眼前了,怎么換不到錢只要夫君解出來,神仙一定知道”
能將后世放到他們眼前的神仙一定是個好神仙,也肯定是說話算話的神仙,十萬錢,家里兒女嫁妝聘禮都有了。
面對妻子火熱的期盼,讀書人知家里生計艱難,咽下口中唾沫,硬著頭皮道“我空隙時間試試”
看著妻子歡喜出門打聽甲骨賣處,讀書人幽幽嘆了口氣還是努力考舉吧,至少書上文字他能看懂不是
不過他抬起頭望向正在講述的天幕神仙啊,求你別再語出驚人啊
他的意志并不能左右天幕,后世之人繼續向天下展示內容后商又立昭穆制度,并從祭鬼神轉向推崇祖父,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享之,指商祭先王時,你們祖先也一起受祭,表示立天下不是商先王一人之功,也有爾等共同浴業之功,以示共主之德,來此穩定國家及天下秩序。
而昭穆便是后來的太廟,是供奉先祖、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宗法制度,始祖居中,父左為昭,子右為穆,依次排序,統稱為昭穆”
“不對”秦始皇放下手中木櫝,擰眉迎天“昭穆是宗廟、墓和神主位組成,豈止如此簡單后世之人言語過于粗鄙淺顯。”
說罷側眸將眼落到兩帝博士身上,瞬時便有頭戴儒冠的學子出列“啟陛下,宗廟是國家社稷之所系,且昭穆應不止上下世代系所,而應與宗族中立男有系,父子異昭穆,祖孫同昭穆,兄弟異昭穆,代代相傳,維持社稷,安定國家天下。
如在周前,宗廟為蓋五廟之制,為考廟、王考廟、皇考廟、顯考廟及廟。
后周文王、周武王建煌煌功業,卻無法享宗廟,然,祖宗之廟不可毀也,故而增設文武二廟,至此為天子七廟。”
語畢心中忐忑又期待陛下龍眼能落于儒家,誰知卻見廷尉李斯手撫短須,旁一法家博士出列,冷聲道“據秦律,子壯則分,獨為戶,豈能異昭穆,違祖制”
那博士睨過儒子,傲然道“叔孫通例周天子之例,與兄弟異昭穆可無關”
見自己暗宣儒家理念之心被發覺,孫叔通只能躬身稱換話題“今齊國原亳社已成,請陛下下令,將六國七祖移入,已安天下”
聽到亳社二字,始皇眉目微壓,他要儒家解后人昭穆之語,而不是想聽亡國之社。
為撫六國,他按周滅殷之例,向天下人表示六國先祖無罪,是亡國之君敗壞祖宗基業,今六國先祖無宗廟可依,秦為其搭涼亭,將六國祖先移入,拱衛秦宗廟,以示秦德。
叔孫通未聽秦皇片語,立覺失言,想要張嘴補救,被秦王一眼打斷,只好垂目返列,繼續聽天幕之言。
后來商刑過重,民生如沸如羹,周武王伐紂,承接天命,使鼎革周。
中華歷史上進入周天子時代,到周公輔政時其,廢其商人祭制度,以牲畜代替活人祭,堪為文明前進之舉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