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講講其它好不好求你了
若可選擇,某些皇帝甚至不愿天幕出來,本就因天命維持著的皇位經此一擊,更是搖搖欲墜。
上天,你要絕朕乎
演講的季路安不知自己隨意做的t被人投放萬界,仍在不急不徐地解說而對宗法制不認同的人,則排于中原文化之外,為蠻人,不通文化,不知禮數。
在宗法的大框架下,用禮來填充秩序,從細節來區分等級上的尊卑之分。
上至天子,下至士人,都要遵守宗法,遵守每個階層的職責及行為規范,若有違背,便是僭越,天下人共唾之。
簡而言之就是將以往平扁松散的方國聯盟,變得彼此之間更為緊密立體。
對氣候極有興趣的劉徹,手隨意地搭在膝上,擰眉想了想,讓人召畫師進宮,又抬眸繼續觀天。
既然天幕不可控,何順勢而為
如天子與諸侯之間,卿大夫與庶人間的等級,無論是生活還是出行,處處都有細致劃分,以致于后代觀衣看佩,便知對方身份,該行何禮。
在周時,天子看歌舞有八佾,指八列六十四人跳舞,諸侯有六佾可賞,卿大可觀四佾,士人只有二佾可觀。
再如用飯的簋,天子食用九鼎,君候七鼎,大夫五鼎,平民無鼎,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顯出了階級之分
如同分封建國,層層分之,建起共同的利益體,又階級分明。
不過全民按同等飲食來算,平民壽數定會超過貴族。
他們吃不上青銅簋,但誰讓青銅器有毒呢笑
原本正聽得無奈的眾人,被天幕扔下的話炸了個頭暈目眩什么青銅器有毒
還是慢性中毒
長期用青銅器會加重肝臟負擔
酒放入尊器,加熱后會產生醋酸鉛醋酸鉛是何毒
會讓人精神恍惚、焦躁暴虐,甚至不孕
天幕,你別說樂,給我們說青銅器
被中毒震驚到失神的嬴駟“難怪寡人總是精神恍惚,原是食器作怪,來人,給寡人找扁鵲進宮”
而秦始皇劉邦劉徹等人“立刻、馬上將器皿給朕換成陶器”
眾人想要了解的內容,天幕一般都不說,仍是繼續著自己的節奏如果說禮是區分社會秩序階級,那么樂則注重精神內的和諧。
周公認為萬物序,有如陰陽調和生生不息,在他看來,樂中的宮商角徴羽,猶如君臣民事物,讓其各方有序協調,自能奏出和諧社會,天下自然太平。
若有人不越序,定會無德無福,亂天地貴賊,天自罰之。
像某個國君,在他人勸解下,仍要聽靡靡之音,琴師勸解不得,只好演奏,結果國家三年大旱,天下皆言國君德不配位,害一國百姓
是誰呢是你啊,晉國國君平公
被點名的晉國平公
天幕的出現讓李世民將案桌搬至殿外,邊開朝會邊聽天幕講解“難道后世人無禮樂為何如此對周公之禮如輕慢”
坐在陛下下首的長孫無忌撫須慢聲道“或許有西方之嫌”
后世處于何時,他們暫且不得而知,但從天幕之言,后世當是大世之爭,所爭之烈,或許更勝戰國。
當秩序需要重鑄時,無不是天地混亂,民生艱難之時。
后世子孫吶,長孫無忌仰頭望向天幕希望我等所創文明能為爾等所用,愿如爾等所言,在世界開辟新篇章
禮儀、宗法兩大支柱撐起周朝社稷,那么思想呢該用什么治國理念來展示周國主張呢
治國理念決定整個王朝的方向,或許是夜里周公獨仰夜空,也會自問商炸六百余年,自詡上帝之子,為何落得人神攻之
周公定德為君王今后治世操行時,并不知道他選擇的德對后世會有多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