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曉天幕會言國稷相關后,漢帝劉啟劉徹他爹恨不能沖到石渠中,把關于周史的大雅類書冊扔進天幕懷里別說了,給朕換你同學
他漢家歷代受匈奴之辱,為洗漢家舉國之恥,自高皇以起,歷代勵精圖治,如今仍難與匈奴一戰
為安內,他削七國,行經濟之法,恨不能贊錢萬萬計,以備征討匈奴。
因此見到天幕竟有與農法相關時,他實在壓不住心緒涌動,將頭伸進天幕,聽個仔細。
可惜天幕不受他天子意志影響,反而傳出雄厚的黃呂大鐘之樂,接著天幕出現幾排字
代商承接天命后,并不代表天下太平,須知西周起家,武王總人口約十萬,放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并不能有效治理各地,在加之周圍方國虎視眈眈,戰爭隨時上演,周該如何治理新天下
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有個好習慣,遇事不決,回頭扒扒祖先平生,或許就能找到一條出路。
周同樣如此,在商親貴和一的政策上升級,變成分封天下,除了姬氏宗親,有功之臣、先古圣王后裔,都有幸分國。
得到封地的人稱為候,候再將國封手下隨臣,叫作卿大夫,層層封賞之下,組成了個嚴密的社會結構,而封國之后,要怎么來維持周天子的地位呢
天幕上出現一塊七彩斑斕,寫滿秦、宋、梁楚等的地圖,讓先前接令復畫地圖的侍從眼前一亮,抓起早已準備好的筆墨,瞪大雙眼仰頭將輿圖記在心底,全力在布帛上描畫起來。
察覺到天幕說給誰人聽后,荀子也不再執著于不應與庶民聽,反而對周天子行為加以贊賞“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姬獨居五十三國,才使天安清和”
可如今大爭之世,僅存殺伐,全無禮儀,何已安民
嬴駟指著天幕上標紅的秦,拉張儀,笑得意氣風發“相國,你看,那是秦之天下,你我君臣還須同心,打下一個大大的天下”
宋匡胤瞇起眼將天幕寫的地圖,與自己手中地圖相比,心底起了淡淡的疑惑,后世人如何推算得如此詳細
可惜他的疑問沒變為彈幕,天空少年繼續著自己的解說除商后,要如何治禮天下,周朝內部進行了殷鑒思想,對夏商兩代進行反思。
從歷朝賢名的先王治世思想中吸取智慧,蘊運出自己的核心思想和制度,其中之一便是禮樂制度
天幕地圖消散,出現一長須老者肖像,身旁用黑體字的簡歷
姓名周旦,姫姓,名旦
民族華夏族,周朝人
別名周公旦、周文公;
獲得成就元圣
周公
所有朝代舉國震驚隨之沸騰,是周公周圣人的樣子
孔夫子捻胡須的手都在抖,高興得流淚,他所建儒家學說起源自周公,除天下大同外,平生所愿不過是與周公夢中一會,只他運不濟,已許久未見周公,未曾想今竟見到鮮活如真人一般的周公。
吾幸也,吾幸也
相比他人言之與表的崇敬之情,秦始皇在真實畫像出現那剎那,起身昂首而立,眼眸迎天落到元圣二字上,雖知秦天命之符未至萬世,但他自信,朕所屬成就,定是萬世第一
朕一統九洲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豈會在屈人之下
如今得神跡相助,秦,定能萬世
雄心壯志再次掀起的始皇,按下復雜難言的情緒,臉部重新歸于平靜,余光掃過身后激動失禮的儒家博士,下令道“令畫師復畫,賜儒家”
原本落淚的叔孫通砰的下跪,控制著顫抖的身軀,伏下深深叩拜“謝陛下賜”
聽到圣令的各家博士卻是心底發酸,眼色灼灼地望向天幕快將我等學說圣賢交出來
發出想要的怒吼聲我要看我祖師爺
為了天下歸心,周公將祭祀演變為禮,升級成20版本,融合進昭穆制中,跟禮樂一起定社稷。
商時只有商王是上帝之子,而到了周朝,周天子為上帝嫡長子,天命由嫡長子繼承應,而其它諸侯則拱衛周天子。
為了表尊卑關系,周天子為天下共主,在昭穆制中為大宗,世代不變,其它諸侯為小宗,五世之后若無功業,則遷出宗系淪為庶人。
嫡庶之別延綿后世幾千年,保證家國社稷有序繼承,有禮可依,安四方秩序,維持天下穩定。
而先前見到周公有多瘋狂的人,現在則有多無奈天幕天幕,這些可不用講的,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