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西方文字竟走向分散那豈不是跟春秋戰國有些相似
他們拼命統一就為了從戰爭中脫離出來,怎么西方喜歡四分五裂呢
文字是始皇整合六國的第一步,政令在新的帝國暢通無阻時,秦才算真正接手天下,并開始管理天下。
政令之外,于國家而言,最重要的經濟支柱是稅收,各類稅收是支撐國家運轉的基石,也是國家調節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
如何收上稅,是放在國君跟前最重要的問題
這句話說得極為中肯歷代皇帝點頭表示贊同。
只每年稅收有限,每逢災荒或對外御敵,國庫里的錢總是以驚人速度消失不見,若強制加稅,百姓負擔過重,怎么增加國庫里的小錢錢讓他們君臣苦惱不已啊
不知天幕會不會教賺錢的法子
可惜天幕回應的是一幅小人畫,一短手短腳的趙人跟胖臉胖身的秦吏吵架
短趙人委屈說俺自來就繳圓盤大的稅
胖秦吏度皺眉可秦是要繳方盤大的稅
一番爭論下,短趙人憤怒地繳了方盤大的稅后,望著遠去的胖秦吏,把手中稅證一扔,火冒三丈秦皇帝不是個好東西
“大膽”蒙恬聽不得有人詆毀陛下,天幕縱然是神跡,也不能如此褻瀆他心中的大秦之神
正聆聽天幕的秦始皇制止了他的動作,他仰頭瞻視天幕,當知世界之大,而秦土地僅龜縮一角時,他就從統一六國的飄飄然中清醒過來,理智且冷靜地掃過卸下大秦,終于截到股尋摸不定的直覺。
秦,真的一統六國了嗎
怎么尋出威秦之險,是當下首要之事,若天幕能助秦,即便罵聲拂身,他亦能容忍
在始皇思緒時,天幕中元氣少女聲變得疑惑起來
繳稅堪稱農人豐收后的痛楚,看史書時,我總有疑惑
古時的小農經濟,提倡自給自足,可在某些朝代,朝廷對外不對御敵保民,對內不能救濟安民,只卡在那悶頭收稅,賦、貢、租、捐等稅收名目都玩出花來,有甚至將稅收到十幾年后。
我就很不明白,這樣的朝廷沒給百姓帶來一點好處,為何百姓還要繳稅贍養你呢
后世疑惑如同一耳光扇在某些朝廷上,諸君大怒朕為天子,萬民供養難道不應該
或許是惱羞成怒,眾君心聲竟化為彈幕出現在李曉安電腦前現在怎么收稅
她心想:這是什么問題
哪位老師這么閑
她們評選時還要來出題
有時間改改作業,批批卷子不好嗎
內心腹誹,還是簡單回答了提問我國稅收挺多呀總體來講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國家會根據市場社會進行改革,如為發展農村經濟基礎,農業稅、牧業稅及農業特產稅都被取消,不再收取
歷代聽著天幕說的后世什么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行為稅等等,正苦思到底這些稅收種類到底是何意時,農業稅取消五字傳入耳道時,瞬間皆睜大了眼
不可能農業稅取消國家靠什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