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法家熏陶,養成了強迫癥的秦臣,好想好想讓后世人改正錯誤,可他們的心聲傳不到天幕,只能渾身難耐地繼續聽下去。
始皇將市面上錢文復雜、大小無準則、輕重不一的貨幣統一后,也意味著政權統一,但秦廷發行貨幣時,犯了眾朝都犯的錯誤
兌換
換個說法便是秦廷在發行秦半兩前,受到的沖擊最深的是誰
秦
秦始皇不解其,兌換是何意
難道是用糧食兌換錢幣
至于誰損失最大
自是六國遺族,他們經年盤踞舊地,所積錢財不計其數,是以他遷各地豪強于咸陽,削其勢,達到以不動兵仞接管各國舊地。
統一貨幣對農人的影響最小,農人繳稅以糧為主,只要農人接受度量衡,秦朝的土地稅收自可安然無憂。
可貨幣打擊最深的是天下工業商人,才是各國貴族
怎么會
秦始皇猛地抬頭,面上顯出不可置信,隨即又深思
可天下自由商販又有多少
他們大多依附豪強貴族而生,待主家經濟無依時,自會讓他們脫離,屆時他們成為秦真正商人,難道此策有不足之處
百姓生存艱難時,臣子諫言開放山川林澤,他亦批準,使百姓砍伐森林,采獵食物,得繼續生活。
此舉善策,難道又有不對
各方思緒下,始皇竟有些迷惑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么
政府的信用
秦廷發行秦半兩,應是沒計量過偌大的秦國,到底需要多少錢的秦半兩,才能覆蓋原有六國流通的貨幣。
若流于市面上的貨幣不夠,而又使原有貨幣不行于市,那么家中所持貨幣者必化為虛無,俗稱破產
嘶漢劉徹倒吸了口冷氣,覆蓋六國那需多少銅礦
漢接秦稷,他自然清楚制錢經過中的千難萬難,從開采礦石,到練就中的損耗,還要使民眾不將新錢熔鑄做器物,樁樁件件,都讓人頭疼。
想到至今漢家民間銅錢各式不一,劉徹就一臉痛苦,到底該以什么錢制形式天下
漢劉邦聽天幕如此直白之語,深深地嘆了口氣,民間錢制混亂,他想插手亦有心無力,漢家草創,國庫窮得老鼠都不光顧,更無論制錢。
是以他只能將鑄幣權讓以民間,待朝廷豐裕再行收回鑄幣權。
想到屆時又是一番波折,劉邦頓覺頭痛。
國家政務過于繁雜,如一團亂麻,理不清剪不斷。
唐李世民悠悠嘆氣,覆蓋天下的錢幣,得需多少銅
大唐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也歷代承傳統,實行“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
以錢流通,也以物換物,始皇此舉,太過心急。
而大明朱元璋a朱棣正埋頭記天幕之語,同時心底又升疑惑咱的青色大明寶鈔能覆蓋天下,怎么就偏偏窮死了呢
難道他大明無信譽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