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家律法,對于將軍的軍功,并不單單看斬殺數。
二是要把殺敵數減去自身損失后,才能核算斬首功績,評定賞賜。
李廣損失三千斬首三千,功過相抵,怎么可能封侯
他身旁的汲黯卻突然想到,李將軍在做遼西郡守時,曾誘降羌人八百,待羌人入城后又反殺了他們。
再聯系到李將軍平時打仗的作風,不由苦笑該不會李將軍出征從不帶匈奴導向吧
有殺降先例在,哪個匈奴人敢給他帶路
漢
劉啟聽著李廣二字,嘴角一抽,吳楚反叛時,李廣跟周亞夫平叛七國之亂,獲得功勞甚重。
只是可惜劉啟冷冷笑出聲,空有武力沒腦子的蠢貨。
他仰頭起,眼底閃過暴虐,七國之亂時,為穩住梁王抗敵,以
皇太弟為餌,
許千秋后傳位于他。
竟然敢接受梁王授印,
朕還沒死呢,就這般急著侍奉梁王了
若不是公孫昆邪哭求,根據不愿讓李廣上任上郡太守。
即便大漢再差武將,他也不愿要沒眼色,看不清政治的武將。
基本上從元光到元狩四年前,漢武帝也算得上重視李廣,凡對匈奴的重大戰役,他都有參加。
但李廣在重視面前打不出成績,抓不住機會啊
反而讓人嘀咕這人是不是命中帶衰,帶著大漢打不了勝仗。
李廣一心想封侯,不是因為他迷路,而是因為無戰功,封不了侯。
古時在不熟悉的地方打仗,迷路可是太常見了。
像亞歷山大大帝,在東征時,就因為迷路,差點困死在伊朗和阿富汗交界地。
黃金家族打西方時,因為迷路打到斡羅斯,打完發現不好意思,打錯人了,于了又重新調轉方向前進。
更別提漢朝公孫敖等人,幾次大漠無功而返的旅游事件。
畢竟不是人人都是衛青霍去病,能分辨匈奴位置,還能下達準確的命令追擊匈奴。
特別是霍去病這個開掛的金手指,自帶人形導航,匈奴在哪他就出現在哪的bug。
歷朝難得一見
漢
劉徹覺得委屈,他說李廣數奇難道有錯嗎
他是天子當然沒錯,有錯的只有李廣,再則朕一次次地給了你機會,你自己不爭氣怪朕何事
不感激朕還敢怨恨朕
死吧
秦
想起匈奴廣袤的國土,秦始皇只覺頭疼,大秦立國根基便是在西戎手中搶奪,在秦德公前,歷代先君都主動與戎夷交戰。
而自大秦將目光轉向東方后,面對義渠等戎夷部落,都是由攻轉守,以抵擋殺擊為主。
而今到了他一代,又要開始主動攻擊匈奴。
他揉了揉額頭,罷了,待天幕結束回史閣看看先祖手冊,期望他們能給子孫留點有用的東西。
明
朱棣盯著大明月輿圖,暗自琢磨先帝時兵力以長槍為主,他在滁州馬場上建立騎兵,只是
他擰緊了眉只一處馬場不夠啊,朱棣指尖滑過輿圖,最后定到江淮地區,不若在這幾處建立馬場,讓太仆寺負責
聽見黃金家族四字,朱棣一愣,黃金家族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