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陛下令他與鄭當發兵十萬,前往黃河設法填補決口,可決口補齊后又被沖破。
后來再想堵塞時,被人攔住。
為何不攔
劉徹底冷笑一聲,全然是因他有個好舅舅啊,誰讓大漢丞相的奉邑,在黃河以北的鄃地呢
這次黃河決口走向是往南,決口再次沖破水往北流,該怎么辦呢
最好的辦法不堵啊
洪水泛濫關他何事
又沒淹著黃河北的是吧
為了不讓他下詔堵口,他的好舅舅田蚡告訴他黃河決口是天竟,別再用人力去堵塞。
而現在天幕告訴他23年后黃河決口是他自己下令堵上。
該死田蚡竟買通了他身邊望氣者,欺騙他黃河決口乃天意,數年后天神自將天意回收,災患自破矣
他信瞭望氣者的話,才任大河橫流,不再堵塞。
田蚡深覺受騙的劉徹眸色森森,帶著徹骨的寒意自言自語“你該慶幸你早亡,否則朕定夷你全家”
而元狩三年水災,受災群眾上百萬,災情之大實在罕見。
漢武帝下令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郡國縣城糧倉全空,仍都不夠賑濟百姓,又征募豪富之家借糧給貧民,還是不能救災。
再加之洪水沖壞原地,無法安置百姓,漢武帝只能將貧民遷往河套地區,前后總共遷徙七十萬人,衣食都依靠官府供給。
到朔方等地后,朝廷又要供給土地農具等物具,讓百姓能夠扎根當地,安穩下來。
其中花費,數以億計,難以算清
所有朝廷聽到洪水漫地,神色瞬間肅穆起來洪水、旱災等災害,哪年不發生
要是某年全國風調雨順,他們定要祀天以謝天神保。
漢武帝面臨的水災,足以拖垮一個國家遷徙百姓七十萬啊
他們輕輕嘆口氣漢武帝大氣魄,換成他們,真拿不出如此海量錢財,也沒有新耕地可分貧民。
漢
劉啟臉色很不好,他想起先皇臨終前的四年,關中大雨連綿不斷,整整下了一旬有余。
雨勢過大,讓藍田縣暴發山洪,900余戶人家被淹沒,后漢水暴
漲8000余戶被沖沒,整個藍田縣被毀于一旦。
想起連續半月的忙活,他苦笑地搖搖頭,當初為了安置存活的藍田縣百姓,先皇與大臣宵衣旰食整月,才將他們安置好。
不過他記起天幕曾言,有專門講解氣候的學子講述,不知他何時能聆聽神音。
若有所得,那便是億萬百姓的福音啊
他低頭瞅著自個親兒,抬頭想道天幕講述者為我劉氏后人,若能將徹兒送到后人處,學習十年該多好
可惜終究是妄想,他揉了揉兒子頭頂叮囑道“別老打仗,記著休養生息。”
小劉徹眼睛眉毛皺成一團,捂臉哀嘆“父皇,徹兒未來好辛苦哦”
所以今晚能不能多吃碗醬牛肉
吃吃吃,朕又沒虧待你,就這么惦記著吃食
侍醫講了,近日你虛火旺盛,需要清淡飲食,吃肉,想都別想
還有修建各項水利工程,大工程就有6個,如河東渠、龍首渠等等,其他小渠及陂山通道者不計數,漢武帝是秦漢兩朝中,建立水利工程最多的皇帝。
更不提收復河套、河西,及西南、南越等地,也需要設郡建設當地,所以漢武帝打仗的同時,國內四處邊境也是各種大基建
宋
趙匡胤抬手揉了揉耳朵,天幕所言的話詞,灌在他耳朵里,全都化成錢。
銅錢、銀子、黃金都是錢啊
都說皇帝富有四海,可這四海也需要錢支撐,基礎的官道、邊境要塞、軍需裝備;
賑災、修水利、馳道、給官員將士發俸祿樁樁件件,那樣不需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