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將農人榨干也不夠支撐朝廷運轉。
他長長地吁口氣還是得發展商業啊
天幕不知道他的感悟,仍不緊不慢地念著t
且不提漢武帝的私人愛好,文景兩朝留下的錢財,再來兩個倉庫都止不住花。
賑災、對外用兵、設郡縣等等,大漢每處都需用錢,那么如何搞錢,就成了漢武帝要解決的頭等大事
但漢朝習慣的貨幣制度,又給漢武帝改革帶來巨大阻力。
建國初期,漢高祖認為秦錢重難用為,讓民間自己鑄錢,規定錢幣重4銖,當秦半兩的價值用。
因為這個錢形似榆莢,所以叫形似榆莢錢。
但劉邦的政策,相當于放棄了對國家的宏觀調控,讓市場陷入野生經濟。
劉邦愿意放棄嗎
他不愿啊
除了不明經濟原理外,他還遇到跟秦始皇一樣的問題。
朝廷控制的15個郡縣,產生的銅量覆蓋不了整個大漢所需用量。
與其讓諸侯王鑄幣增加實力,不如自己全面放開,既能得人心,又能讓民生恢復。
于是全民參加的福利,讓物價飆升,一石米竟要萬錢,直接翻漲200倍,好家伙,銅錢直接變津巴布韋,用來刮
鞋板都嫌質量差
漢
聽到自己大名再次躍上天幕,手一抖,大塊的狗肉咕嚕猛地被塞到喉頭,嗆得他眼角發紅。
咳嗽半晌的劉邦,用袖子將嘴角擦抹干凈,眉頭下壓“當時乃公能怎么辦”
大漢創立第二年,關中大旱糧食歉收,民眾饑難忍,賈商囤積居奇,抬高糧價,不賣百姓。
朝廷該怎么辦
他連帝王的同色馬匹都找不到,還能變出糧食
賈商要錢是吧
那他就讓全民鑄幣,民眾上山采礦鑄幣,天災之下總有人活下來。
與他對面踞坐的蕭何搖搖頭“天幕此言亦是提醒我等,要頒發貨幣律法,否則錢幣失控,只會富了賈商。”
劉邦一拍案桌,大聲道“乃公想困辱賈商,不允穿絲衣,不允為官,要是人定鄙商,才會讓行商者愈少,農耕者愈多。”
一直垂首不語的呂后,神色冷淡地指出他的天真“漢家打匈奴需要錢財,無錢如抵御外敵”
再則天幕都講土地兼并,朝廷重有商人出身的官員,你能約束得了后代子孫
被反駁的劉邦也不生氣,反而出聲追問“那你說該怎么辦”
呂后側目望過天幕,捏了捏濕汗的手心,鎮定道“各諸侯王鑄幣五枚,須交回朝廷一枚,賈商者不可鑄;”
聽完她的話,劉邦不置可否道“待天幕結束后,再商議罷。”
他的話讓呂后心底松了口氣,她證明了自己能力嗎
漢
坐久的劉恒,疲憊地揉了揉額角,天幕說得輕了,大多莢錢重3銖,甚至只有1銖重,簡直就是費錢。
后來惠帝禁止民間私鑄貨幣,讓市場流通朝廷鑄造的八銖錢。
沒想到因含銅量過高,被民眾熔為銅汁澆鑄成銅器,逼得呂后不得不下令廢止,再行半兩錢。
而他為了增加國庫收入,又推四銖錢,終于被百姓認可。
只是他神色猶豫起來他半年前才下放鑄幣權,不會對大漢造成損害吧
正擔心就聽見自己被天幕點名
漢文帝將鑄幣權下放后,奸商用銼刀將四銖錢銼下銅屑,以此錢生錢。
而各諸侯王用手中權力瘋狂鑄幣,鑄到什么程度
吳王劉濞直接替他治下的百姓,把代役錢給付了。
甚至在七國之亂時,大手一揮,告訴諸侯王寡人在天下各地都有存錢,諸位要取,給寡人說一聲,隨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