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唐太宗還嫌棄重臣不能對他叭叭叭。
所以貞觀一朝,官員能暢所欲言,就是因為唐太宗親自倡導直諫風氣,才能讓臣子直抒己見,形成君臣共商的好風氣。
這樣的朝堂在封建王朝中獨樹一幟,堪稱空前絕后
武周
武則天忍不住笑出聲諫官諫言居然被后人如此調唆,豈不可笑
下首的宰相狄仁杰忍不住出聲“陛下”
“好了,朕知你要說什么,朕不笑。”武則天表示自己虛心納諫,眼眸淡淡地掃過狄仁杰、張柬之等重臣,心中自忖太宗敢用隱太子身邊的魏征等人,她亦敢用心向李唐的忠臣。
只是她眸中閃過黯然之色“此太宗講述后,朝野定會再起還政之風啊
逼她還政李唐
呵
聽取諫言在某種程度上,是種克服人本性的自虐
誰不喜歡聽好的呢
即諫言分諷諫、順諫、規諫、致諫、直諫五種諫法,以應對君王心情環境,讓君王更能接受諫言。
但無論何種諫言,入耳總是不太好聽,更何況聽諫言的人是一國之君。
諫言再好,它也像一粒塵沙卡在人體最柔軟的心臟,不斷地刺痛著人心,不致死卻折磨人。
所以我們也會看到唐太宗任情發怒
貞觀七年,中牟縣丞皇甫德參上書唐太宗天下未平就修建東宮,此舉是勞民傷財;
朝廷地租過重,加劇百姓負擔,讓百姓難以生存;
現今婦女喜好華麗發髻,皆受宮中女子影響,陛下該管
朕給兒子修個宮殿怎么了
地租自唐開國就已制定,來罵朕
宮中婦女個高髻就是奢侈你在暗指朕皇宮管理后宮不逮
唐太宗大罵難道要朝廷不役使任何人,不收取一斗租,把宮里的女子都剃光頭,他才會心滿意足嗎
越想越氣的唐太宗覺得不行朕要治他的罪
罪還沒治就被魏征勸諫陛下啊,你這樣就是狂夫語言,咱們先冷靜冷靜,你再看他說得對不對
最后又稍稍抬太宗陛下一句圣明的人君會擇其善者而從之,陛下肯定是圣明天子對吧對吧對吧
冷靜后的唐太宗不僅沒治皇甫德罪,還將他提為監察御史
漢
劉徹一愣,沒有把那家伙送到東海吹風,倒將人提到朝堂上
他放下手中竹簡輕笑倒是個能容人的,這點朕不如也。
正思索間察覺到一縷幽怨的視線落到自己身上,劉徹抬頭就正與汲黯來了個對視“汲卿,看朕做甚”
還能做甚
看看唐太宗,再回頭看看陛下你
陛下你何時能聽聽我們的諫言啊
朕怎么沒聽了
劉徹理直氣壯地挺胸表示匈奴作戰計劃朕那樣沒聽
并且汲卿啊,你看看人魏征的勸諫,說得多好聽,你呢
朕與眾臣暢議治國愿景時,你卻直接給朕潑涼水陛下欲望太多,怎么能全都實現呢
聽聽這話,也就是朕能容你,換個性急的早就沒命啦
衛青等人不忍直視他轉過眼陛下hei你這話也太大言不慚了,中大夫臉都氣紅啊
這樣的諫言不止一次,甚至唐太宗想要封禪,也被魏征諫阻。
唐太宗委屈地問他朕難道六德不夠嗎
天幕突然現出一段影像,一只紅通通的小鳳凰,仰頭望著一中年男子,撲靈著翅膀叫得嘰嘰喳喳朕要去封禪,朕要去封禪”
嘰喳的同時,還展開自己華麗的羽毛,向中年魏征發動攻擊技能;六連問
朕德行不尊嗎中國未按嗎
四夷未服嗎年谷未豐嗎祥瑞未至嗎
為啥不能封禪
中年魏征反手一撥,往后一跳使用大招拍了回去陛下六德都已達,但是國家戶口未恢復隋朝人口,千里人煙續絕,若要封禪就要修路建宮,簡直勞民傷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