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隋朝軍心渙散時,他也能出惡毒計謀,讓隋煬帝把江都揚州女子分給衛士恣欲,以穩定軍心
秦
秦始皇認真地將三省六部制記下,這個制度不適目前大秦局勢,但是可以給下下任秦王做參考。
如今的大秦需要強硬的君主鎮壓天下,不能讓相權復起軟亂困坐火山的大秦。
秦王,李世民
他慢慢地擱下筆,嘴角微微上揚倒是有緣,可惜不能相見
唐
聽到天幕言裴矩,李世民便不再感興趣。
裴卿之能,難道后人還比他更了解
當年隋文帝命裴矩巡撫嶺南,誰知高智慧等逆臣在江南叛亂。
裴卿膽色過人,就地召集三千勇士,轉戰數千里,將叛軍從江西打至南越,作戰期間順道安撫整個嶺南官民。
更不用說他對西域和吐谷渾的經略,皆是有利隋朝及大唐。
他回過神,就聽到程咬金搖頭大聲道“裴公此舉,正說明君明則臣直,陛下圣明天子,才會有名臣拱衛陛下,魏玄成你是不是想說這話”
被搶詞的魏征不是
李世民大驚什么朕竟錯過魏卿稱贊朕的話
裴矩成為唐臣后,簡直換了張臉,佞臣變諍臣
唐太宗知多有官吏貪污,于是釣魚執法,以財物試之
唐
李世民猛地咳嗽兩聲,企圖打斷天幕講述他的黑歷史,誰知程咬金興沖沖地替天幕說完后續“結果司門令史受賂絹一匹,陛下想殺,嘿嘿。”
他撞了撞秦瓊“后來被裴公勸阻了,叔寶你說對不對”
秦瓊
拿莫名亢奮的老伙計沒辦法,只能轉移話題“不知那大唐雙龍傳講的是誰”
天下真龍唯有陛下,另一龍是誰
還有裴公竟成了波死
他心底疑惑后世將惡人稱為波死
為何裴矩有如此轉變
因為唐太宗表示要以天下為重,而非君王為重
他認為君王不能獨斷天下之務,需要忠良輔弼,才能安天下;
所以佞臣沒前途,想要力爭只能做能臣、諍臣
并且這個帝王他還認為為君者,當以兼收博采,虛心納諫,才能讓眾臣匡正君非,較國事得失。
簡而言之他聽勸啊
諫官制度在哪個朝代改良完善
唐太宗手上啊
李世民不自在地摸了摸手臂,似乎好像這個講述的后人,很喜歡自己
諫言官職自古有之,春秋時齊國設官為大諫,晉國名中大夫,戰國時趙國有左右司過,秦漢時諫職增多給事中、侍中、諫議大夫等官職,魏晉南北朝設散騎常侍為諫官。
這類官職是專對君王一人,用疏奏和面奏的方式,對時政及皇帝的言行向皇帝進諫言。
為保證自己不仗勢任情恣意,他把諫官作為清晨的鬧鐘,時刻警醒己身
天幕語氣加重了聲音世人厭煩鬧鐘時,總會伸手按鈴獲得清凈,但唐太宗,他十年如一日地讓鬧鐘提醒自己,不走隋朝末路
要朝堂保持政府清明,切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隋朝教訓,才能讓李唐社稷長久治安
宋
聽到天幕說君王要時刻警醒己身,趙匡胤點點頭,歷代朝臣多是揣摩圣意,以自身保榮華富貴。
可唐太宗卻憑自身扭轉大唐風氣,豈能不讓人佩服
好話歷代臣子皆愛其職責是匡正君非,諫諍得失。
諫官,君王必備官職
所以他建國后,在太廟中立石碑刻下祖訓,其中就有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子孫有逾此事者,天必譴之。
在我們印象中,魏征整天逮著唐太宗叭叭叭。
實際上整個貞觀一朝,不僅魏徵叭叭叭,而是整個諫官甚至重臣都在叭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