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身為胡人,做到節度使已經是胡人極限,上升渠道已經被關閉,他能做的只有鞏固節度使的位置。
偏偏宰相李林甫去世,唐玄宗讓楊國忠在朝中獨大的同時,又扶持安祿山制衡楊國忠,同時又讓哥舒翰河西節度使預防安祿山。
但是他高看了楊國忠的能力,及自己對朝堂平衡術的把控。
李林甫在任時完全壓制安祿山,安祿山每逢進京朝見時,都會小心打聽他臉色如何,若臉色帶笑就自己就心緒明快,若神情不悅他便汗流浹背,提心吊膽。
而楊國忠行事卻是相反,他跟李林甫有隙,想扶持親信胡將壯大自己勢力,所以親近前任宰相的安祿山,自然成了眼中釘
唐
李隆基已經不想去找誰是楊國忠,自從出生到登基為帝,再到現在大權在握,他從未有如此恐慌時刻。
他未來為什么會那樣
安祿山到底有什么好值得他再三保他
聽著天幕講述種種未來,他已經預見大唐會走向何方。
他搖頭苦笑,唐玄宗,唐玄宗,玄字可用得真妙。
半明半暗,奮戰一生最后一敗涂地。
李隆基眼眸掃過殿內大臣,面上勉強扯出一抹笑意“朕得神跡庇佑知奸臣底細,修正神跡所知缺陷。”
不等群臣有所反應,他一甩袖袍,聲音猛地震高了聲“還望諸臣助朕”
說著快速走下御階,對群臣深深一揖“望君臣同心共撐大唐”
見陛下屈尊誠邀,姚崇等臣整肅臉色,鄭重作揖還禮“愿與陛下同心共撐大唐”
陛下未來怠政使大唐陷入內亂,但現在的大唐是真的在陛下手中變好。行事亦有太宗之風。
所以他們愿意與陛下共撥大唐軌跡,不使大唐內亂叢生。
為達到換將目的,楊國忠用了三步逼迫安祿山謀反
1在唐玄宗面前煽風點火,達成三人成虎,積毀銷骨的成就;
如歪打正著的小報告安祿山要反,安祿山要反,安祿山要反;
結果被安祿山反告狀宰相楊國忠要加害于臣,臣在外守邊疆不能安心啊
為安撫安祿山,唐玄宗又給他加上榮譽職位作為安撫,并對他信誓旦旦道日后誰敢說你反,朕就將他綁了交給愛卿處置
唐
李世民不想再看陛下對臣真好的圖像,他收回目光抬手揉了把臉,重重地嘆口氣,低頭處理起政事來。
他已經不想再聽唐玄宗的蠢事,勉強處理完基本奏書后,還是止不住心中煩躁,于是抬頭問魏征“魏卿,朕哪里有不好,你現在全權說出來,朕該。”
房玄齡亦是接話點頭“對對對,玄成可是進諫叭叭叭冠軍,也說說咱們哪些事情做得不好,我等皆改”
魏征瞪大了眼不是,你們君臣怎么回事
你們也太欺負人了,什
么叫叭叭叭冠軍老夫不認
他不想說話只想靜靜,但李世民強制讓他進諫,被逼迫的魏征死板著臉,硬邦邦道“臣謝上天讓臣身為陛下臣子,否則臣身為諫言大夫,早被貶官丟命”
若他是唐玄宗朝臣,他定然不會做諫臣,而是權臣。
畢竟唐玄宗比陛下好糊弄多了,要不是遇上陛下,他要做的就是秦時張儀那般的攪弄風云者。
現在只能乖乖當諍諍諫臣。
2朝堂排斥安祿山盟友
如以索賄罪將安祿山在朝耳目吉溫下獄,使安祿山不敢再次入京,只好打著清君側,討伐國賊楊國忠的旗號反唐;
3派人闖入安祿山長安府邸,逮捕他的門客,并將其殺死;
此番舉動唐玄宗并不知情,但楊國忠此舉亦是無奈,因為安祿山上奏朝廷要將邊境三十一位漢人將領,全部換成番將。
楊國忠雖然不咋滴,但他勸說唐玄宗的行為卻是很正確。
安祿山這回是真的要反,陛下不如滿足他想要做宰相的愿望,等他入朝后就派人取代他節度使的職務,將邊將謀反消彌于無形。
但唐玄宗還是不聽不信,并震震有詞朕的山山那么可愛,怎么會反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