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房玄齡等人神情急轉他們該怎樣淡化唐玄宗對大唐帶來的壞影響
他的巧取豪奪演變到今日,成了愛情象征。
就離譜離大譜,什么愛情狗屁愛情
還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睜眼看看真實的世界,虛假的愛情在戰亂離別苦難前,就是閃著七彩的泡沫,一戳就破好嗎
唐
聽到熟悉的詩句白居易一愣,這不是自己寫得長恨不得嗎
再次回顧自己的陳作,驟然發覺不對啊,六軍相逼貴妃橫死天下大亂,他要借詩諷喻明皇棄大唐不顧,怎么寫著寫著就不受他控制了
想到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等詩句,他忍不住雙手捂臉,自己怎么就偏題了呢
吳曉思收斂完情緒,發出長嘆無論是她還是其他女子,當時大環境并沒有給她們立身之機,所以他們從出生到死亡,都掌握不了自己命運,只能被迫接受父權安排的命運。
她從無辜到借盛寵謀求母家利益,與前朝族兄聯手,讓母家勢力在唐玄宗的縱容下瘋長,今兒槍李靖家廟作馬廝,明兒鞭打公主耀武揚威
最后文人騷客把安史之亂推到她頭上
醒醒好嗎
她和她家結局是咎由自取,但戰亂主要責任人不是唐皇和一眾掌權男子嗎
繁榮時用美人點綴盛世,亂世就推她出去頂罪,嘖,算盤成精了吧
秦始皇不解后人怎么還比不上他們
當年衛宣公看上太子妃姜,并派人殺害太子,當時各國罵的都是衛宣公,并不責怪宣姜。
后朝竟把亡國推給女子
大謬女子有此能力還在后宮做什么全都給他滅敵國去
唐
唐人聽到本朝戰亂忍不住慌亂,開元盛世驚喜還未散就得知未來有安史之亂。
安史是何人他們不知,但代代相傳的戰亂記憶他們再清楚不過。
他們該怎么辦南遷還是西行
正慌亂間就見官衙者騎馬在街上大喊“作亂人員陛下已知,是弘農楊氏欲顛覆大唐,特作法擾亂大唐國運,楊氏已全員下獄,大唐今后平安再無戰亂”
街上不斷回蕩著“楊氏已全員下獄,大唐今后平安再無戰亂”
民眾將信將疑面色躊躇,有大膽者問官者“真是楊氏擾亂國運”
官者好脾氣答道“自然,實際上半月前陛下就受到神跡點撥,還與太宗陛下交匯,得到太宗陛下指點,定下大唐平安之策。”
聽到太宗陛下名號,民眾暫時放下心來,自發為陛下找補“天佑大唐有太宗及陛下在,咱們定無戰亂之困”
“是啊”
“極是,極是”
官衙話語是天幕講述的話,是李隆基與群臣定下的防亂之策,原本他只想斬楊國忠安穩朝堂,沒想到天幕會在天下人面前挑破安史之亂。
李隆基眼眸深沉楊國忠一人頂不上天下怒火,只有弘農楊氏才有資格
動了弘農楊氏,其他世家定然有兔死狐悲之意,朝堂之上定要讓步以示安撫。
皇室集權想到此他臉色如墨,眼眸殺機閃爍幾息后又沉滅下去,后人居于神跡之中,他再怒也無可奈何。
唐玄宗能得梨園祖師之稱,是因他在聽政之暇,教太常樂工子弟三百人,為絲竹之戲,時人稱這批樂工是皇帝弟子,所以他被尊為祖師沒毛病。
而皇帝弟子被安排在梨園苑居今天,時人又稱他們為梨園弟子
李世民a李治朕不想聽他,后人求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