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狂妄到什么地步
狂妄到要皇帝下跪親吻教皇腳趾啊同為帝王你能忍
李純當然不能容忍宗教凌駕于皇權之上,但大唐佛教雖盛卻沒到猖狂地步,頂多為國家稅收、征兵、勞役等問題造成嚴重困擾。
面對韓卿再次諫言,李純目光微移“愛卿吶,儒家學說有失啊”
畢竟佛法教義真的很讓人著迷啊,無我、本我,寂滅等等,辯不完啊辨不完
并且韓卿,別忘了你后來也煉丹吃藥啊,還記得天幕說你給雞喂丹吃肉的事嗎
韓愈好氣
韓愈的想法很好,但僵化的儒家根本打不過佛道,儒家擅長教化之道,但教化并不代表學說系統完善,所以隋唐時期朝廷還是好佛道輕儒。
這種輕儒一直延續到北宋初期,儒學還是沒有受到重視,科舉雖然要考經帖,但考試重點還是以詩賦為主。
這也是為何宋詞繼唐詩之后,再現璀璨的原因之一,很簡單科舉要考
李白aaaa杜甫aaaa白居易等人探頭哦宋詞是怎樣的璀璨
好奇
須知詩賦要年歲經養才能滋生出文辭,而宋詞能與唐詩匹配,相必宋也是富裕長祚之國。
但北宋國情與唐又有不同,宋之前朝廷官員以外戚、權貴門閥家族為主,像隋唐開創科舉,但官員還以舉薦居多,庶民想要投身仕途,除了投貼自薦等方式外,還能從軍爭功實現階級跳躍;
自從黃巢踏盡公卿骨、朱溫大破甲第朱門破后,中上層文化塌陷,無法支撐朝廷
運罷,于是北宋時期的官吏來源變為庶民
唐
黃巢,又是黃巢朱溫,李世民暗自捏拳強忍心中殺氣,但對天幕中的唐朝末路無可奈何,只能告訴自己他做得還不夠,當努力治唐安國,不使安史之亂再興
而踏盡公卿骨的語言讓鄭、趙、陳等世家卻是猛地變了臉色,唐覆后他們家族也盡滅
窺見未來的各家家族臉色陰晴不定,顧不得天幕還是講述,旋身回房提筆寫信給其他家大唐絕不能亡國
大不了他們面對唐皇政令時,讓步妥協保存家族,也比滅族好
庶民與權貴相比,他們家中無底蘊可學各類經義,詩賦雖好但不能治國,全民投身詩賦與國無利。
并且宋朝又以興文教,抑武事為治國之策,要興文教必須研究經義學問。
所以宋神宗時期朝廷取消經義、貼經、墨義,專以經文、論、策取士,走通經致用之法。
為何到宋神宗時期才改考試內容
原因之一是儒學解決了兩個問題
1完成佛教復起挑戰世界本源問題;
2重立三綱五常,建起新的道德秩序;
換句話說,儒學復興成功
宋真宗以后的儒家自魏晉以后,終于能正面剛佛道兩派,拿下建立社會秩序解釋權,真正把以儒立國落到實處
天幕頓了頓補充一句打個比方,北宋初期的情況與咱們建國之初有些類似,國家民族三觀該怎么重塑,民族之魂是什么課本要怎么編寫來抵擋封建余毒。
這些問題就是北宋時期儒家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到宋立國近百年才真正解決
漢
劉徹支著下顎,興趣缺缺地聽著天幕講宋,近百年才落實以何策治國,有問題嗎
他大漢不也是經幾代人后,在他手中才確認儒皮法骨的治國之策
不過大宋以儒治國是真正的純儒治國
劉徹抬起眼,閑閑地問丞相“后世以儒治國,愛卿覺得如何”
儒家出身的公孫弘嘴角一抽陛下你是想問儒家終于全面占據治國大義,臣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