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開不開心重要嗎
但面對帝王之問,他還是老老實實回答“臣乃大漢臣子,漢威傳八方才是臣之心愿”
聽到他回答,劉徹欣慰地點點頭“既然如此那通西域之事便由丞相主導吧”
打工人公孫弘深吸口氣,拱手行禮“諾”
自佛教入華、道教成立以來,儒家就一直面臨佛道思想挑戰,其中又以佛教為最。
佛教帶來了類似本性論問題我從哪里來我死后又要往哪去人的存在到底是什么
秦
突然陷入沉默的秦始皇后世閑暇到思慮無形之事
他大秦歷代目標東出、強國、一統天下,根本沒想過不存在之物,于他們而言有時間想無形
之事,不如多考慮如何攻城奪池。
而如今大秦完成祖祖輩輩目標他目光落到案上成堆的竹卷上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后世皇帝有時間辯論佛法,他頂多抽空過問長生之方。
如此對比,就顯得他政務太多不是好事
不,秦始皇壓下心中自省,堅決告訴自己朕愛大秦,朕愛政事
而習慣了求事務的老秦人齊齊茫然額從哪來
額娘肚子里
額精魂會到哪去
回歸黃土神懷抱哇
秦朝庶民好奇地望向天幕不過后人夠大膽,竟然直接提死,難道他們都不避諱嗎
這些問題歸屬于哲學范疇,也就是形而上學用理性解釋無形體、不可證明的事物是什么,就像古希臘哲學家討論的物是什么一樣。
但佛教不興本體論,它結合華夏世俗傳說,用六道輪回、三世因果等思想構建出佛教世界觀,回答人從哪里,又要往哪去。
人體靈魂不滅,只會根據功德不斷輪回的佛家輪回觀;
如人死后入地獄閻王爺據生前功德評判來世好人世俗說法入人道享榮華富貴;佛教說法死后享受西方極樂;
壞人進入畜生消除罪孽,才有機會轉為人道;
罪大惡極者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受苦
明
吳承恩吮了口茶,給天幕進行補缺“最初的佛教輪回觀可沒有這么詳細,地府、閻王爺是道家的,六道輪回是佛家觀念,而罪惡評判又以儒家世俗觀念及法律為主,所以閻王殿不是佛家獨有,而是集儒釋道三門法則構成。
所以西游記中,孫猴子畫亂生死簿閻王爺會向玉帝告狀,而不是找西方佛祖解決問題。
哪怕最后還是佛祖收復孫猴子,而非天兵天將,但這不重要,劇情需要而已。
想到自己以回體名留于世,吳承恩心中熨帖,往日因仕途不暢的郁氣一掃而光。
他臉色緩緩露出微笑為官也不代表能名留青史,但他寫西游記能
如果有為官機會,他他還是愿意一展心中抱負,為民為民
朝廷呀,你何時能看看學生我啊
士子殷殷,俱思家國吶
邏輯嚴密體系自成的佛教得到世俗廣泛認可,到宋朝時佛教發展到上能談儒學、道教思想,為帝王精英講般若性空的人生哲理。
下能簡化修行方法,只念阿彌陀佛禪宗就能讓佛存心中,積累功德登西天樂。
簡而言之,佛教把上至帝王下到百姓全都網凈,而傳統儒家呢
他們研究的是人不是鬼神,對鬼神的態度是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