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青亦是輕嘆“若能得后人鐵甲就好了。”
不用吃草料,也不怕輪子磨損。
劉徹無奈你以為朕不想要朕現在不夢神君,改夢后朝武器。
但是朕夠不著后人武器啊
他真的好像要鐵甲、鐵鳥啊
最初茶馬交易還是以絹帛、絲綢等物進行交換,一匹絹值一貫,一匹馬值三十貫,而宋朝廷每歲對馬需求多少
2萬匹
因此交易時長后遇到與大唐相同的問題經濟負擔過重。
于是宋廷設置了茶馬司機構,專行以茶換馬的貿易諸事。
為了讓絹、絲綢順利轉為茶葉,宋真宗還額外對每匹馬給予一斤茶作為賞賜,當然是與宋交好的蕃部才有的賞賜,哪怕他們用老弱騾馬換茶,宋朝也盡數收下。
如果是敵對國如西夏及遼,除非戰后賠償,宋朝是不會輕易用茶進行貿易的
宋
賠款二字讓包拯幾乎落下淚來,景祐五年西夏攻宋,為遏制西夏官家停茶馬貿易,使西夏茶、綿皆貴,逼得西夏在慶歷四年不得不與宋議和。
但議和又哪里好議
當初西夏李元昊要求二十萬斤茶,朝廷怎么敢答應
西夏大獅子張口,打得主意他們哪能不知
除自己用外,還能賣于西域諸國獲得利益,并且包拯手握成拳,心中悲嘆不已給了西夏二十萬斤茶,遼人知道后難道不動心
到時大宋應付完
西夏又要應對大遼嗎
最后朝廷與西夏談好賠償,給西夏7萬兩銀、15萬布絹、3萬斤茶葉換得大宋太平。
大宋難啊
對外需要換馬,對內要滿足本國所需要,所以宋朝茶葉種植發展迅猛,宋太宗時期榷茶就達到23062萬斤。
到真宗咸平時期,以35斤計算,宋朝榷茶達到62825萬斤。
這時的宋年的產茶量已經超過當宋人口數。
如果以真宗時期的產茶量,與宋朝最高峰時人口相比約四千多萬人,其茶葉人均占有量遠超現代。
現在咱們人均茶占有量不過025斤,而宋卻是一斤多。
更不用說宋仁宗時,其茶園戶數達10296萬戶,開展的茶園占據整個國土三分之一。
可以說宋朝是茶國,國家利源,茗居占半
秦
秦始皇微愣宋朝似乎很有錢,但是好像不太能打
為安穩蕃部連弱馬都收,而西夏遼國
他思慮半晌也想不出宋朝局勢,難道說西夏遼國要茶葉就攻打大宋
為更好收取茶稅,宋廷對茶葉也是實行雙稅法,榷茶的同時,也會繳納茶園租稅,此在宋稱為折稅茶。
茶園戶生產出的茶葉,一部分被當作茶園的租稅納于朝廷茶場歸朝廷。
其它茶葉按照上號、中號、下號全部賣給朝廷不準對外出售,并且朝廷每收百斤,會額外收取20到35斤不等的耗茶,并且貢茶、食茶等都不包含在內。
相當于茶園土地歸國有,你茶戶想要種茶就需要到朝廷租地。
茶葉成熟后把部分茶作為園地租費,其他的再賣給朝廷
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