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當眾流淚言我等吊伐興師,與婦人何關,何至于如此殘忍才將其懲之。
出現這種結局一是五代武將風氣難改,二是其帝王威嚴建設并不完全成功,手中少了強硬力量。
所以舊時五代遺傳風氣直接激起全川嘩變,讓十四萬人無一是男兒的蜀軍直接降而復叛,宋不得不重新鎮壓蜀軍。
對外如此那對內呢
同樣難搞
宋朝政治制度在唐以來的原有基礎上添柱涂改,有變動沒建樹。
就拿開國上下分蛋糕之事舉例
宋
趙光義對天幕講述很是不滿,如果天幕未降臨此時他應率軍北征遼國,破北漢拿下燕云十六州。
現在天幕的講述完全是打壓自身氣勢,豈能容后人如此放肆,當下就反駁天幕“一派胡言太祖登基之時內存割據不法勢力,外有契丹侵擾,其形勢之嚴峻豈是你黃口小兒能道出的
昔年太祖累經整頓各地軍卒,束以軍法禁之,但兵卒驕橫恣肆,貪婪不法之惡習仍舊未去,如此種種豈能短時能解決”
大理少卿呂端等臣亦是贊同后人對五代十國
了解過于淺顯,各國帝王雖多但兵勢卻盤根錯節,想要廢除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后人所言未免太過苛刻。
寇準氣得胡須發顫“太祖率軍回開封時,與眾人約法三章對后周太后幼帝不得驚犯,對后周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百姓不得掠奪,違命者族誅”
僅此三章也足夠彰顯太祖之仁德,我宋也以仁治天下,后人竟嫌太祖未對后周公卿進行血洗,實在太過殘暴。
實在是荒謬
因為宋是上層軍事政治變動,社會階級沒有經歷過沖擊,加上朝廷對各方的厚待,所以宋廷沒有機會掌握無主荒地,也沒有多余田地對民眾進行分田。
像曹魏、北魏、隋唐開國都分田制來提高國家自耕民擁有率,盡可能地擴大自耕民來確保朝廷稅收來源的同時,也是為自己朝代收攏人心。
但宋不行,天子換人做但是地還是老爺們地的地,無地百姓還是無地百姓。
宋廷宋著急嗎
不急,因為朝稅收來自唐后期的兩稅法,按土地收稅,土地越多稅收越多。
所以這也是宋廷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瞅著天幕上寫的立不了也仰不了幾字,抬手揉了揉太陽穴,難怪后人說唐宋變革唐宋變革。
宋朝種種跟唐之前全然不同。
不對,他心中一激,宋承五代,五代續唐末。
唐末李世民捂著頭,他作為太宗操心唐末事誼有用嗎
不管唐末他忍不住啊
管唐末他管不了啊
同時為了收足稅,宋承五代各種稅收于一身,如羽毛皮革等物的雜變之賦,以及不管你要地沒地都要繳的人丁稅等等。
朝廷為收更多稅錢,讓民眾養家糊口開始鼓勵各行發展商業,不發展不行,不然國家怎么解決那么多無地民眾的就業問題
天幕感嘆北宋初各地藩鎮林立的局面,與我們建國后的環境有幾分相似,我們建國后直接剿匪三年,殲滅240多萬武裝力量,用我們的人民軍隊直接推平全國土匪。
但北宋初不行,對外先安內,所以趙匡胤位期間主要就是兩件事消除藩鎮,整改官制。
甚至杯酒釋兵權后的第八年,杯酒釋兵權事件還再次上演,以酒奪白重贊、武行德、王彥超等人兵權,壯大中央禁軍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