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終于知道他儒家為何敗了,他們想給帝王權柄打造一個籠子,限制君王隨心使權之力,但他們又怎么能關得了呢
士大夫的權力來自于君王,他想削減君王權柄,因君權獲利的人答應嗎
得到權力的士大夫還是純粹的儒家士大夫嗎
他心中無聲大笑,眼角沁出幾滴淚沒入鬢角他永遠都不能把君權關進籠子里,他不能,宋朝儒家也不能。
君權專制就是怪物,怪物
儒家大同世界永遠不可能實現
王安石變法錯了嗎
沒錯,宋朝特殊情況讓他沒辦法走傳統農業變法,而是另尋途徑走經濟改革,它的核心是民
不加賦稅而國有饒,他想用經濟手段掩蓋政治問題,但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政治問題不解決,經濟再強也沒用,他的青苗法可以對應農業銀行,市易法能歸到商業銀行范疇,他的改革理論適合工業和商品社會下的經濟,宋朝雖有資本主義萌芽,但它歸根到底還是農業社會。
半折的時間和半折的興利方式,只讓王安石做到藍圖的一半,不加賦而國用饒,他做到了國用饒;富國強兵,他做到了富國。
但富國的代價卻是破壞了宋原有的經濟結構
天幕輕嘆田主豪商財富被刮,百姓在人為扭曲的制度下受到壓榨,那敢為天下先的王安石又得到了什么
天幕給出答案罵名
秦
李斯心中酸楚又是罵名,沒想到后世變法亦是承擔罵名。
哪怕王安石學的不是法家,但在他看來王安石可稱法家。
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變法強國,都是奔著國富兵強的目地。
而國富兵強正是他法家強項
他輕輕嘆氣,身為法家他沒有吳起、商鞅那樣舍生取義的改革決心。
他求的是能施展才能的同時也能享榮華富貴。
但并不代表他看到變革之人,落得罵名而無動于衷。
可惜他什么都做不了,幫不了他。
從南宋到晚清時,有人替王安石說話,但他頭上頂的都是聚斂害民、剝民興利等稱號,反正不是個好人。
南宋時為推國事失圖的罪責,直接把責任放到蔡京及王安石頭上,他們認為王安石他變亂祖宗法度,讓權奸之臣弄權使北宋滅亡,批判王安石在南宋是基本國策。
天幕頓了頓補充一句上次見這說法的還是妲己。
特別是南宋流行話本拗相公,把他描繪成奸惡誤國、剛愎自用、豬犬不如的佞臣,說有他才有靖康之禍,就很神奇,沒想到南宋人人都是阿三人,把甩鍋甩出了印度飛餅的速度,厲害
趙構臉色十分不好,他登基翌日便下詔為以母改子的高后辯論,言高后保佑哲宗,有安涉及大功,是奸臣懷私,誣蔑圣德,為此他還將此詔播告天下。
范沖咬牙上奏“王安石自任已見,上誤神宗皇帝,下使天下大亂,我宋元氣皆為熙寧變法所壞”
趙構點點頭,言極是“朕最愛元祐,世人皆說蔡京、王浦之罪,卻不知天下之亂起于王安石。”
把王安石抹黑變反派,那保守白派就是高風偉節的正派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