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華夏北方部族發展為農耕民族和采集狩獵民族。
如果在冰期氣候,兩族會為而對抗,幸運的是地球剛結束大理冰期,跨入全球大暖期,植物生長茂盛,充足的糧食讓兩方共濟并存,而非你死我活
天幕頓了頓補充道兩方首領我們也很熟悉,正是我們先祖炎黃二帝
班超還記得神跡初降時的講述內容,聽到炎黃二字下意識道炎黃子孫
自天幕透出他未來后,他對西域之地極為上心,甚至想將沙漠變綠洲以此遷移漢民,如今聽到后人言地理農業,亦是憂喜半參地速記講述內容除氣候變暖外,西域無法大規模種田
處在大暖期的華夏大陸尚其氣候特點為亞熱帶性氣候以及濕潤多雨氣候,年降水量比現高出43。
降水量的充沛代表植物生長空前繁茂,植被覆蓋率高能使動物不斷繁衍生息。
河南山西等地有大象犀牛,新疆有老虎及獅子,北方鴕鳥滿地跑,黃河里稱霸的不是黃河魚,而是鱷魚
曹操如今雍州等地早無大象蹤跡,他想觀象只能找會稽孫太守討要。
不過那象也無甚稀奇,還沒天幕展出的巨象讓人來得震撼。
正想著眼余光一閃,連忙轉頭按住某人偷摸的手“奉孝住口勿要喝酒”
咕嚕咕嚕地將酒倒入喉間的郭嘉笑道“哎呀主公說得晚些了,嘉下次定遵主公之言不碰酒。”
其它人呵呵,信你才怪
見曹操有話要說,郭嘉連忙指向天幕轉移話題“如今象形巨物僅江東有,按天幕之言現氣候比上古下降不少,未來幾年內天象是否有變”
一番話成功轉移曹操注意,自天下大亂以來,上百萬人遷至江淮、江南等地,很符合后人所說遷徙之言。
人口有變天象亦有變,十年前北地大麥不過芒種,小麥不過夏至。
而今麥過了芒種,小麥遏不了夏至,天越冷糧草越難收集。
曹操想到平帝在位時,猛風、凍冰、寒露變化無常,以至于被人看作天下之亂征兆如今與天幕一印,他臉色脹然漢果然當亡。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不是漢,而是未來北地氣候是否影響農耕
氣候溫暖、降水量充沛帶來的結果是什么
黃河、長江流域水量過剩,過剩=泛濫=大洪水。
為治理洪水,各部族組成聯盟共同出力,為保障治水成功,后勤糧草等征調催生出最早的貢賦制度。
為保證治水人員安全及鎮壓他族,華夏有了最早刑罰五刑,刑法出現又催生出司法體制皋陶斷獄,漸漸地后朝各司機構有了雛形。
總之治水過程中不斷有人脫離農耕、漁獵,轉為官吏、軍人以及工匠。
治水成功后,原本居住在半山坡的部落向華北平原轉移,而大禹也憑治水威望,建起華夏出現最初的朝代
夏
李世民翻開竹書紀年,望著書上記載三苗將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是指天象出現異常,氣溫下降
房玄齡亦是翻著上古書籍道“墨經里曾言三苗有大亂,天命殛之夏冰地坼及泉,五谷變化,民乃大震。”
他合上書冊神情思索大禹伐三苗在立夏前夕,結合天幕之言當時氣候應該是氣溫高洪水泛濫dashdash大禹治水dashdash氣溫驟降使三苗大亂
氣溫驟降之事后人為何不提
程咬金開口為后人解釋幾分dquo各地氣候皆有不同,橘生淮南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天下那般大若全詳細講述,怕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