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從政策上看,
周北守南拓沒毛病,有問題的是在氣候環境在歷史旁不斷施壓,氣候不斷變化,游牧民族不斷南下,周王室不斷堅守防御,但當農耕文明守不住時,海內沸騰天下騷亂
天幕浮出幾行字,秦始皇瞇眼望去
周幽王二年,天下旱到三川竭,岐山崩。
周幽王三年,周主動征伐戎狄,大敗。
周幽王內部上演政變,周天子東遷。
天幕頓了頓道氣候變遷游牧農耕爆發激烈沖突朝代內斗或是百姓起義,周集齊朝代更迭三要素,所以周滅亡
董仲舒突然想到詩經多次記載旱情旱既太甚,則不可推昊天上帝,則我不遺。
他揉揉額角,從屋內書架抽出一卷竹簡,幾番翻閱后終于找到信息宣王元年,天下大旱,至六年乃雨。
他辛苦創出的天人感應在神跡彰顯下,顯得極為無用,那現在要怎么分辨后人雨的大陸性氣候、中溫帶氣候
原本就禿頭的大儒頓覺更禿頭后人氣象聽不懂啊
夏商周三朝皆以旱亡,究其原因可能與冰島火山爆發有關,火山爆發改變地中海氣候變化,進而影響到東亞季風流動,西北季風勢力大力增強,導致渭河流域干旱缺水,土地退化,沙塵暴肆虐。
一般來講暖期季風雨帶北移,北方降水多,草木旺盛農業興。
氣候降溫時季風雨帶南移,結果是北方多旱南方雨澇,北方王朝滅,長南地區的青銅文明如三星堆等皆滅
歷代帝王齊齊傻眼,夏商周滅亡因冰島火山爆發
冰島在哪
一聽冰島之名就明白在南北兩極,如此偏遠之地竟然影響到華夏大地
想到先前天幕所展示的各紀元,他們應該慶幸火山爆發不大否則巨大恐龍滅亡了解一下
恐龍秦始皇神情微動,突然想起大禹想要稱王建夏,防風氏不尊大禹故意遲到祭祀之禮表示不滿。
誰知大禹手段強硬直接將防風氏車裂,幾百年后有民眾挖到巨骨引起轟動,孔子信誓旦旦地表示這是防風氏遺骨,世人皆防風氏身軀巨大,只有他才有軀體。
他眼眸微垂,迅速將孔子所言觀之后心情微妙那遺骨怎么那么像恐龍骨
防風氏恐龍
華夏想要農耕發達最好處于暖期氣候,南方地勢低,水系發達,在暖期時南方洪澇災害減少,北方在暖濕氣候下更能發展農業。
這也是為何春秋時期,南北兩地能共繁榮的原因之一,北方諸侯群雄并起,南方楚國亦有實力與北方強權抗衡
清
顧棟高皺眉“不對,楚未嘗越洞庭湖南一步,神跡怎能說楚國霸占南方”
他曾撰寫春秋大事表50卷,在春秋時楚地不到湖南論中曾言楚國歷世自南而北,根本無暇顧及南越洞庭土地。
可惜天幕并沒有著重講出如何開闊江南,而是轉言道
春秋時
期南方居住條件比不上北方。
南方地勢平坦,西部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東部多山地南部則是各色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