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找許望秋想聽的就是這個,馬上問道:“主題思想知道,視聽語言怎么分析?”
許望秋解釋道:“從景別、拍攝角度、鏡頭運動、光線、色彩、蒙太奇與長鏡頭、聲音、聲畫關系等方面進行分析。分析作品可以把感覺和專業知識結合。就是說你的真實感受,然后用專業知識來闡述你為什么會這樣覺得,導演是通過什么手段來促使你會這樣覺得?然后可以再深入。多想想導演為什么這么拍,如果你是導演,你會怎么拍?”
劉林撓了撓頭:“好像挺難的,能不能具體舉個例子?”
許望秋沉吟道:“拿《小兵張嘎》來說,羅金寶帶領嘎子前往區小隊秘密據點的鏡頭是長鏡頭,同時又有景別的變化,這是內部蒙太奇。電影中羅金寶帶著嘎子上上下下、穿墻越院,無組接的長鏡頭行云流水,視覺流暢。跟隨被攝對象一起運動,形成一種運動的主體不變、靜止的背景變化的造型效果,有利于通過人物引出環境;流暢的背后,表現了武工隊對地形的熟悉,說明武工隊、嘎子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也說明了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東瀛人是侵略者,中國人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劉林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你再講講。”
“干講不好講。”許望秋轉頭看向顧常衛,“這樣,老顧,你不是在文化宮門口收票嘛。能不能帶我們溜進去?看完電影,再結合具體內容來講該怎么分析電影,這樣更容易理解。考影片分析就是看完電影,然后再寫文章。”
劉林和吳知柳的目光如同伸出的繩子牢牢捆住顧常衛,逼著他給出答案。
顧常衛也想知道影片分析怎么寫,攝影系也要寫影片分析:“當然可以。我收票的時候就經常放熟人進去,要是有同學或朋友來,我一揮手,他們就呼啦進去了。”
四人如同饑渴難耐的狼,一路狂奔到了文化宮電影院。
雖然時間是上午,不是看電影的高峰期,但售票窗口前依然人頭攢動。
從1976年10月開始,文化部組成電影復審小組,逐步篩選建國以后被打為毒草的600多部影片,只要沒有大問題就可以公開放映。從1977年元旦開始,數百部電影陸續解禁,掀起了觀影狂潮;再加上大批知青陸續返城,而電影院是最主要的娛樂場所,所以,現在全國的電影院都幾乎場場客滿。
顧常衛跟電影院門口收票的人認識,沖對方打了個眼色。那人沒多問,畢竟大家都有帶熟人或者朋友進去看電影的時候,沖顧常衛點點頭,示意進去吧。顧常衛沖那人笑了笑,帶著許望秋他們走進了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