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望秋心想我怎么把小鋼炮說出來了,這家伙應該還在文工團吧,當即打了個哈哈:“不扯其他的,我們繼續分析電影,這個才是大事。”
許望秋結合電影《橋》,給劉林他們三個分析電影,告訴他們該怎么寫影片分析。劉林他們都覺得《橋》好看,但除了故事精彩之外,他們并不清楚電影出色在什么地方。現在聽完許望秋都分析,完全是小屁孩第一次***的感覺,我靠,原來還有這樣的操作!
分析完電影,時間已經快六點,許望秋提議去吃晚飯,并表示自己請客。當然,糧票還是得自己掏。劉林當即表示:“怎么能讓你請客,還是我來。”許望秋堅持:“中午你已經請了,晚上我來,聽我的。”劉林見許望秋如此堅持就答應了。
按照許望秋的要求,劉林將許望秋他們帶到東大街附近的一家館子。許望秋點了一個青椒肉絲,一個爆腰花,兩個素菜,以及一個排骨湯,五個菜,加起來不到兩塊錢,可以說是天堂的物價。
劉林見許望秋眼也不眨地點這么多菜,不由問道:“望秋,你家里是干部吧?”
許望秋搖了搖頭:“我不是說過嘛,我的父親母親都是132廠的工人。”
劉林覺得許望秋沒有說實話:“普通家庭怎么會像你這么花錢?”
許望秋敢花錢是因為他有信心掙錢,輕笑道:“你說這個啊,知道《人民電影》嗎?我寫了篇《大河奔流》的影評,發表在《人民電影》上,得了幾十塊稿費。”
作為電影愛好者,劉林當然知道《人民電影》,聽到許望秋竟然在《人民電影》上發表影評,不由失聲驚呼:“你在《人民電影》上發表文章了?你可真厲害!”
顧常衛眼里也堆滿震驚,從1966年開始國內的電影雜志全部停刊。1976年3月下旬,文化部主辦的《人民電影》在北平創刊,這也是現在國內唯一的綜合性電影期刊。能在《人民電影》這本全國唯一的電影雜志上發表文章,那水平自然極高。
劉林和顧常衛心里波濤起伏,跟許望秋學影片分析怎么寫,果然是找對人了!
吳知柳對電影相關知識知之甚少,見劉林和顧常衛像要進洞房的新郎官,臉上的喜氣滋滋往外冒,不解地道:“怎么,那本雜志很厲害嗎?”
劉林翻了翻白眼:“現在全國就只有這一本電影雜志,而且是文化部辦的;多少人往這本雜志投稿啊?在《人民電影》上發表文章,就相當于作家在《人民文學》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