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權衡后,許望秋決心不按標準的影片分析格式來寫,而是以《英雄兒女》為引,寫一篇批判陳舊電影語言的文章,并拋出自己的觀點,應該向新好萊塢學習。
除了許望秋外,其他考生都沒有系統的學過電影,能按標準的影片分析格式寫文章的也幾乎沒有。只要自的文章己寫得好,寫得有道理,不怕老師不給高分。
影片放映結束后,包括許望秋在內的一百多個考生被分別帶入幾間教室里,寫影片分析。
稿紙發下來后,監考老師提了提眼鏡,鏡面寒光掃向全場:“可以答卷了!”
老師的話音剛落,考生們便奮筆疾書。考場中頓時響起筆尖在稿子上劃出的沙沙聲,考生們都全神貫注地進行書寫。
許望秋寫上文章的名字——談《英雄兒女》的視聽語言;緊接著,在試卷上飛快地寫著:“《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東北電影制片廠制作并出品的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電影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劉林在看電影的時候就已經構思好文章,正式答卷后下筆如有神,寫得飛快,不到一個半小時就將文章寫完。他通讀一遍后,覺得非常滿意,便起身交卷。在劉林交卷后不久,顧常衛也起身交卷,滿臉輕松的走出了教室;很快吳知柳也走出教室,跟劉林他們匯合。
三個人蹲在樹蔭下,抽著劣質煙,訴說著內心的喜悅。他們都覺得復試應該過了,許望秋給他們分析過《英雄兒女》,要是這都寫不好,那真的該找塊豆腐撞死。他們覺得許望秋簡直是福星降世,打算文化課考試的時候讓許望秋押題。
許望秋對中國電影的現狀很不滿意,有太多的話想要說,已經壓著寫了,等到他的文章寫完已經一小時五十分了。許望秋將文章通讀一遍,邏輯清楚,論據清晰,直指中國電影現階段的癥結所在,是一篇觀點犀利的好文章。這篇文章就算不給滿分,九十五分應該是有的。他拿起試卷,走上講臺,交卷了。
看到許望秋從教室出來,劉林他們起身迎了上去。劉林摟著許望秋的肩膀,神秘兮兮地道:“望秋,我們一會兒去東大街。老顧這個摳門的家伙說了,今天要請我們下館子。”
吳知柳笑著補充道:“剛才我和劉林正商量怎么宰老顧呢!”
許望秋哈哈大笑:“你們也太狠了,就老顧這身材,宰了也沒什么肉,只能做成烤排骨。”
顧常衛心情大好,對眾人的調侃毫不在意,笑著道:“你們再說,這客我就不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