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白笑著沖劉林他們道謝:“謝謝你們。”
劉林他們被蘇白的笑容感染,有種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感覺,心里既羨慕又嫉妒,心想有這樣的師姐真好啊,我為什么就遇不到這樣溫柔又漂亮的師姐呢?
張一謀是所有人中最大的,28歲,而且已經結婚,看著蘇白那發自內心的笑容,心想這個女孩專門為許望秋向大家道謝,看來她的真的很關心許望秋呢。
許望秋本打算跟導演系,以及其他系的同學認識認識,畢竟電影一個人是拍不了的,他希望進電影學院后能夠拉起自己的隊伍。不過蘇白在這里,他肯定不能把蘇白扔在一邊,便跟蘇白站在導演系的牌子后面聊天。
蘇白告訴許望秋:“我無意中把你是《媽媽再愛我一次》作者的事說了,我們中文系文學社的人都知道了,他們可能會來找你。”許望秋一幅無所謂的模樣:“女生過來歡迎,男生恕不接待。”蘇白知道許望秋在開玩笑,但還是忍不住罵道:“登徒子!”
許望秋和蘇白在聊天,劉林他們不好意思當電燈泡,就跑前跑后地跟導演系,以及其他系的同學打招呼。不一會兒,劉林他們帶了五個長安老鄉過來,攝影系的趙飛、侯泳、智磊、王小列,以及表演系的張鐵林。
劉林告訴許望秋,現在到的都是外地學生,北平本地學生沒來;他還告訴了許望秋一個非常遺憾的消息,其他系學生在城郊的朱辛莊學習,而表演系在城里的小西天安營扎寨。
聽到這個消息,蘇白看著許望秋,幸災樂禍地道:“是不是特別失望?”許望秋深深地嘆了口氣:“不是失望,簡直是絕望。我就是為表演系來的,真是天不遂人愿啊!”蘇白被許望秋的無恥打敗了:“學校就是為了防你這種登徒子!”
等了約一個小時,北電的校車來了,許望秋他們一起上了車。
校車沿著北平的大街安安靜靜地前行,而劉林他們對著窗外大呼小叫,顯得十分亢奮。許望秋也將目光投向窗外,想看看1978年的北平城是什么模樣。北平的街道比蓉城要寬,汽車也比蓉城要多,除了電車之外,時不時能看到吉普、伏爾加,以及魔都牌轎車。由于不是上下班的高峰期,街上的車輛并不多,街道顯得特別空曠,有一種寧靜而樸素的美感。
汽車一路向北,德勝門、馬甸、祁家豁子;再向北到北沙灘,清河、西三旗、回龍觀、二撥子;然后才到朱辛莊。穿過一條長長的路,學校大門就在眼前了。
北平電影學院于1950年建立,當時在北平東城區的石老娘胡同;50年代中期,學院遷址到HD區新街口外大街小西天,也就是后來的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集團所在地。
太祖當時指出:農業大學辦在城里,豈不是一件荒唐可笑的事情?于是,1969年,北平農業勞動大學全校師生下放到城郊各縣務農和教學。偌大的一個校園,四壁空空,樓門上鎖,只留下一個人數不多的留守組,看管這一片座落在田野上的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