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望秋整理了一下思路,站起身來,緩緩地道:“剛才丁總經理說,讓電影廠發揚風格,先集中力量修建電影院,等電影院修起來了,再和電影廠分賬。這個想法聽上去有道理,但不具可行性。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電視機的新聞沒有?去年魔都電視機廠引進了彩電生產線;今年蓉城無線電一廠,還有綿陽長虹廠引進了電視機生產線。其他省也在引進,或者在考慮引進電視機生產線。這意味著在幾年內,電視機會在中國迅速發展和普及。這意味著,我們國家的電影產業會跟其他國家一樣,遭到電視的嚴重沖擊。修建電影院很重要,但有好電影吸引觀眾更重要;如果觀眾都不看電影了,那修再多的電影院有什么用呢?
電影受電視沖擊是世界性的問題,現在全世界只有美國人找到了解決辦法,就是走大場面、大制作,拍能夠帶給觀眾強烈視聽沖擊力的電影。這種電影成本很高,按照我們現在的政策,一部電影收入只有90萬根本不可能搞。而且拍商業大片需要積累,尤其是電影特效,需要長時間積累。否則等到危機爆發了,就算國家打破統購統銷,讓我們拍大片,但由于我們缺乏積累,不可能拍出來的。我們電影廠要求改變分賬方式,不是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整個電影行業的發展,是為了中國電影的未來。”
許望秋頓了頓,看著丁建明,大聲道:“我們知道修電影院很有必要,我們并沒有要求像國外那樣,電影廠拿大頭,電影院拿小頭。好萊塢商業大片,制片方能夠拿60%,甚至更多,我們要求的拷貝式階梯分賬,算下來還不到15%,這很過分嗎?”
幾個電影廠廠長都露出燦爛的微笑,望秋這小子打嘴仗果然厲害,丁建明調子唱得很高,誰要是分賬誰就是反對群眾看電影,但望秋的調子唱得更高,誰反對分賬誰就是阻礙中國電影在未來的發展。
中影的人雖然對許望秋的話非常不爽,卻找不到理由反駁。丁建明也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許望秋,心想這個年輕人果然厲害啊!
許望秋咧嘴笑了笑,道:“中國電影現在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我們太窮了。至少窮這個問題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我覺得不管電影廠,還是電影公司都不應該只關注票房,應該拓寬渠道,想方設法增加收入。拿電影廠來說,除了國內票房,為什么不考慮電影出口呢?”
丁建明聽到這話淡淡地道:“誰不想把電影賣到國外賺外匯啊,但你以為電影賣出去容易啊?我們的電影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買。”
許望秋輕輕笑了笑道:“1972年香江拍了部電影叫《天下第一拳》,在香江本地表現非常一般,但電影在美國上映后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大賣,躋身當年美國七大賣座電影之列,票房超過兩千萬美元。去年香江電影《醉拳》在東南亞引發觀影狂潮,今年在東瀛上映后取得了將近20億日元的票房,全球票房超過2200萬美元。去年有一部叫《笑拳怪招》的電影全球票房也超過了1200萬美元。香江能做到的,我們為什么不能做到呢?”
話音方落,丁建明馬上反駁道:“那是武打片,我們根本拍不了這種片子。”
許望秋輕笑一聲:“為什么拍不了?難道我們沒有武術高手,難道我們找不出會武術的演員?不說功夫電影,戰爭片總能拍吧?蘇聯電影《戰爭與和平》大家應該聽說過,是一部耗時五年完成的鴻篇巨制,影片拍攝得到了蘇聯軍方的大力協助,動用了12.5萬名演員和35000匹戰馬,并且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武器和軍裝,其制作費高達3260萬盧布。電影出口之后席卷整個西方電影市場,把當年許多好萊塢巨片打得一敗涂地。
前年美國拍了一部電影《星球大戰》全球票房超過了7億美元,我們拍《星球大戰》很困難,現在確實沒那個技術。可我們能拍我們擅長的啊!就像香江電影,武打片是他們擅長的,而美國拍不了,所以,香江武打片在美國很受歡迎。我們也有擅長的,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就是我們人多,我們拍戲可以調動部隊,如果有需要我們可以掉幾萬人的部隊來拍戲,美國人能做到嗎?香江電影可以嗎?不可能的。全世界拍電影,玩大場面,只有蘇聯人可以跟我們比。全世界只有我們和蘇聯能夠做到,這就是我們的優勢,我們為什么不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