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人可以把他們的文學名著搬上大銀幕,橫掃世界,我們也可以把我們的文學名著搬上大銀幕啊!我們的《三國演義》、《西游記》在東亞地區是很受歡迎的,尤其是東瀛人,他們對三國文化是非常狂熱的,拍成電影肯定會大受歡迎。比如我們把赤壁大戰搬上銀幕,光是東瀛市場就足以獲得幾千萬的收入,再加上其他市場,獲得上億美元的收入是完全可能的。現在我們國家缺外匯,而電影是能夠出口創匯的,為什么我們不抓住這個機會呢?”
在場的大佬們被這話驚呆了,文化部是有名的窮部,日子過得扣扣索索的,整天都在為錢的事犯愁,而1978年我國的外匯儲備僅有1.67億美元,要是文化部能賺回上億美元的外匯,那情形簡直不敢想象。
丁建明冷笑道:“電影有賠有賺,你怎么保證電影一定能賺錢?”
許望秋淡淡地道:“我沒法保證,但這個世界有一定能成功的事嗎?在場諸位前輩很多都參加過革命,甚至上過戰場。在上戰場的時候,誰能保證自己不死,誰敢說自己一定能活下來?難道有可能會死,我們就不革命了嗎?在我拍《鋤奸》的時候,正好東瀛有個劇組來探班,東瀛制片人看到《鋤奸》的樣片后,直接出價20萬美元,要買電影的東瀛版權。只是我們沒有出口權,沒法答應;如果我們在談一談,5,60美元,甚至上百萬美元都有可能的。在加上東南亞,歐洲,美國,賺幾百萬美元是完全可能的。”
在場領導和各個電影廠的人聽到這話都大吃一驚,東瀛可是電影強國,竟然有東瀛人買許望秋的電影,這也太厲害了吧!
電影局局長霍振剛忍不住道:“你不是開玩笑吧,東瀛人真的要買《鋤奸》的版權?”
不等許望秋開口,徐商楚先開口了:“千真萬確,當時我就在場。當時東瀛人是向我出價的,他知道我是魔影廠廠長。當時魔都電影局的領導也都在場,他們都可以作證。當時東瀛人直接就開價20萬,就像望秋說的那樣,如果多談談的話,5,60萬是完全有可能的。剛才聽了望秋的建議,我覺得很好,如果要搞出口試點的話,可以在我們魔影廠搞。”
其他幾個廠紛紛道:“我們北影廠條件好,我們適合搞試點。”
“我們長影技術扎實,我們適合搞。”
“望秋是我們秀影廠培養出來的,我們秀影廠最合適。”
王嵐西知道現在國家特別缺外匯,想外匯都快想瘋了,如果電影系統能夠出口創匯,那么國家肯定會舉雙手贊成,文化部這個有名的窮部也可以揚眉吐氣了,當即道:“望秋,說說你的具體想法,具體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