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望秋淡淡地道:“你可以血口噴我,憑什么我就不能噴你了?都說臺彎省的人在香江特別霸道,動不動就要封殺我們參與內地電影的藝人,我現在算是見識了。”
現場記者目瞪口呆的看著許望秋,沒想到這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竟然是這樣的狠角色。別人拿謠言來黑他,他馬上用更狠的謠言進行反擊。在場的臺彎媒體和親臺媒體都噤若寒蟬,決定不惹許望秋,否則他上來就沖自己喊同志,那自己工作很可能就沒了。
這時候,一位中立記者被點中了:“內地電影在香江表現向來不是太好,而看《鋤奸》的宣傳陣勢,顯然對電影是非常看好,我想,你們的信心來自哪里呢?”
許望秋淡淡一笑:“對任何一部商業電影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有個好故事,而《鋤奸》的故事非常出色,故事的原型是是特科鏟除叛徒白鑫,在當初被成為東方第一暗殺,非常轟動。第二點,我們這部電影投入非常高,成本69萬人民幣,差不多220萬港幣,為了拍這部電影,我們專門還原了一條街。第三個就是特效,對一部戰爭片來說,最重要的是戰斗激烈,在《鋤奸》中我們使用了最先進的氣爆技術,對戰爭場面進行了最真實的還原,好萊塢電影都沒有做到。不夸張的說,我們這部電影的戰爭特效,比好萊塢更出色。”
在場眾人有些驚訝,沒想到鋤奸成本竟然超過了200萬港幣,紛紛感嘆《鋤奸》劇組的大手筆。不過更讓他們驚訝的是許望秋竟然說《鋤奸》特效不輸好萊塢。如果真的有那么好的技術,那么肯定能吸引不少人走進電影院,票房應該很可觀。
不等新的記者舉手提問,有個右/派記者站起來道:“你說你們的技術比美國人還先進,你們的特效比好萊塢更出色?”他大笑一聲,對旁邊的記者喊道:“這話你們相信嗎?”
現場頓時響起了一片起哄似的笑聲,顯然很多人是不信的。
許望秋像看白癡一樣看著對方:“在《鋤奸》中我們使用了最先進的氣爆技術,這種技術縮短了炸點與演員之間的距離,讓爆炸就在演員身邊發生。不是我吹牛,在煙火這一塊,我們真不輸給美國人。至少美國人電影中還沒有呈現出我們這種效果。”
那個記者冷笑道:“你才看過幾部好萊塢電影啊,竟然敢說技術比好萊塢先進,真是夜郎自大,你們的技術不比可能比美國先進的。”
許望秋毫不客氣地嘲笑道:“1949年10月1日,太祖說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朝鮮戰爭結束時,彭總說西方殖民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我們很多人站起來了,可有些人卻始終是跪著的,在他們心里一直認為中國不可能比外國人強。聽到中國比外國強,他們第一反應不是高興,而是質疑,你們怎么能比我們美國爸爸強呢!這一定是阿共仔的陰謀啊!阿共仔怎么可能比美國爸爸強嘛!對你這種人,我只想說就別跪著了,站起來吧!”
現場左/派媒體的記者們聽到這話頓時爆發出一陣歡樂的笑聲;他們都覺得許望秋這話說得特別痛快,有些人真是跪在地上起不來了。就連中立媒體的記者也都忍禁不禁,他們覺得許望秋的嘴真的太毒了,簡直可以把人損得撞墻!
郭遠等右/派媒體的記者一個個都面紅耳赤,他們想要反駁,卻不知道該怎么反駁。現在他們還沒看到電影呢,連電影都沒看到拿什么反駁。不過他們打定主意,等到電影上映一定要進電影好好看看,然后好好寫篇文章批判一番。
又一個記者站起來提問了:“我是《星島日報》的記者,看得出許導演對《鋤奸》有信心,那你覺得《鋤奸》在香江最終能取得多少票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