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香江報紙,幾乎都在娛樂版報道了《鋤奸》的記者招待會;媒體對《鋤奸》的報道分化極為分裂,呈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度。
不說別的,光是報紙選用的照片就能看出區別,左/派媒體上許望秋是英俊小伙,而右/派媒體選的全是許望秋的丑照,看上去齜牙咧嘴,跟馮小剛表哥似的。至于報道內容更不用提了,親左/派許望秋是各種夸,而右/派媒體的口中許望秋就是仗著父母余蔭,沽名釣譽的小丑。
“你看看,把你說成北平城來的紈绔子弟,還說你是許將軍的孫子,說你仗著爺爺為非作歹,還說電影本來不是你拍的,是你看上了別人的電影,把別人的電影給搶了。你看看,這事鬧得,以后不要這么沖動!”趙單將報紙放在許望秋面前,微微搖了搖頭。許望秋什么都好,就是控制不住性子,現在年紀小倒沒什么,但年紀大一點恐怕會吃虧。
“這些記者的想象力真夠豐富的,幸好我沒有拍《少林寺》,否則往許將軍身上扯的人就更多了。”許望秋對右/派和親臺媒體對自己的攻擊早有準備,只是他沒想到這些人想象力如此豐富,竟然給自己找了個作將軍的爺爺,“不過對《鋤奸》來說這是好事,他們這么一罵,反而讓更多人知道了《鋤奸》。”
趙單搖頭道:“你倒是想得開,不過謠言傳多了,對你終究不好的。”
許望秋笑著道:“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如果罵我一聲《鋤奸》票房漲一千,那我在脖子上掛個牌子,上寫兩個字求罵。”
趙單也笑了:“你還能開玩笑,我看你對《鋤奸》好像很有信心嘛!”
許望秋點頭道:“許總他們在宣傳上已經做到最好了,地鐵廣告、報紙廣告,甚至連電視廣告都打了;上映規模也還可以,加上香江沒有華語槍戰片,我們這部電影屬于稀缺資源,我確實比較有信心。”
香江院線大致有五家:邵氏,嘉禾,麗聲,安樂和雙南。邵氏和嘉禾不用多說,而安樂院線,是江志強兄弟所有,專門播放好萊塢電影;麗聲就是金公主院線的前身,屬于雷氏家族。
《鋤奸》作為內地電影,顯然不可能在其他院線上映,只能在雙南院線上映。這次發行《鋤奸》,南方影業感覺雙南院線規模還是太小,就拉攏那些不歸院線管轄的小戲院,再加上一些愛國資本家搞的戲院,湊夠了十八家。這個規模跟邵氏、嘉禾的發行的電影肯定不能比,但已經是左/派電影的極限了。
《鋤奸》上映規模雖然算不上大,不過南方影業由于自己手里有院線,而且很多電影公司的電影不敢拿到雙南院線放映,害怕得罪臺彎,雙南院線上映的片子少,上映周期比較寬裕。像其他院線的電影,一般上映半個月就會下片;而雙南院線給了《鋤奸》一個月的上映周期,如果表現足夠好,還可以延期。
1979年11月1號,《鋤奸》正式在香江上映。同一天上映的還有許鞍華的《瘋劫》,張徹的《金臂童》,以及一些賣肉的色情片。
在這一天,眾多左/派觀眾走進電影院,其中有香江專業進修學校這些愛國學校的學生,有工廠工人,還有西裝筆挺的行政機構人員和工運領袖人物。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被廣告吸引走進影院的普通觀眾和戰爭片愛好者。
走進電影看《鋤奸》的觀眾很雜,各種群體都有,觀影的心態也都各不相同。不過當他們走進電影院后,絕大多數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對左/派觀眾來說,他們看到了革命、看到了犧牲,張然等人唱著《國際歌》走向刑場的時候他們會哭,當看到革命勝利之后他們會笑。對想看戰爭片或者槍戰片的觀眾來說,看到最真實、最慘烈的戰斗,看得熱血沸騰。對郭遠這種故意來挑刺的人來說,他們看到了一堆毛病。對絕大數抱著越來心態,想要看一部娛樂片的觀眾來說,他們看得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