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戰爭,著重描寫友誼”是某位領導說的,胡建只是轉述,不過許望秋話說得很難聽,讓他覺得有些不舒服,皺了皺眉道:“如果你覺得不妥,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來。”
蘇白伸手拉了了許望秋的衣袖,沖他使眼色,就算對胡建的說法不滿,也沒必要說出來啊,這很容易得罪人的!
許望秋也意識到自己不該沖胡建發火,滿是歉意地道:“胡總,我說這些話不是沖著你的,你不要生我氣。我只是覺得這種觀點要不得,忘記歷史等于背叛。中日友好肯定是對的,但我們不能因為強調友好,就把自己的底線丟了。”
胡建見許望秋這么說,笑著道:“我沒那么小氣,怎么會生你這樣小年輕的氣。”不過他還是語重心長地道:“望秋,這些話你給我說沒關系,但在跟上面領導打交道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點,否則太容易得罪人了。你有能力,王部長又很看重你,前途一片光明,要是因為言語而毀掉前途,就太可惜了。”
許望秋知道這是自己的毛病,說話做事有點沖動,確實需要改,認真地道:“謝謝胡總,我一定努力改掉這個毛病。”
就在這時,德間康快開口了。德間康快聽不懂中文,看到許望秋發飆,而翻譯又不翻譯許望秋的話,就問翻譯到底怎么回事。翻譯沒辦法推脫,只能把許望秋的話翻譯了。
在明白許望秋的意思后,德間康快直接道:“許先生是對的。在東瀛侵華戰爭中,絕大部分東瀛群眾并沒認識到東瀛軍/囯/主義的侵略是一種罪惡。因而東瀛人民對不起中國人民,是應該謝罪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應該把這些拍出來,讓東瀛人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佐藤純彌也開口了:“除非不寫這段歷史,如果寫,戰爭就避不開,每個人不論愿意與否,都會置身于戰爭之中,什么友誼、愛情,都不復存在,只會是悲劇性的結局。過去國際上有些合拍片,只強調雙方國家的優點和特長,我們這部影片一定要真實地反映歷史,決不閉著眼睛有意地去隱諱什么。只有這樣,彼此之間才能產生真正的理解,而只有在這種理解的基礎上,才能產生真正的友好。口頭上高唱友好,這很容易;但易于建立的友好,也易于破裂。”
許望秋吃驚地看著佐藤純彌,德間康快這么說不意外,畢竟德間是日共成員,沒想到佐藤純彌也會這么說。他記得電影《男人們的大和》就是佐藤純彌編劇和執導的,佐藤純彌說這部電影是在呼喚世界和平的;不過在中國被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部徹底的軍/囯/主義影片,甚至被東瀛的左翼影評人也批評說,有為侵略戰爭肯定論張目的嫌疑。
其實東瀛描寫二戰的戰爭片大多有個毛病,在電影中總是描述東瀛士兵是戰爭的受害者,描寫戰爭給民眾帶來的災難,電影總是講“我好慘,我好慘”,卻沒有思考過戰爭的性質,沒有思考過他們為什么慘。這種邏輯的背后是反對失敗的戰爭,那如果是可以勝利的戰爭呢?東瀛人當然是舉雙手贊成了。所以有人形象地總結,東瀛人的反戰是“反戰敗”。
許望秋沒想到在《男人們的大和》回避戰爭性質的佐藤純彌會這么說,會直面戰爭的性質,忍不住道:“佐藤先生這么說,難道不怕被東瀛觀眾罵嗎?”
佐藤純彌笑著解釋道:“這里有一個怎么才算真正愛國的問題。我認為真正的愛國是在自己的祖國犯了錯誤以后,能夠起來反對它。我們應該把這個道理告訴年輕人。現在東瀛國內的年輕人確實不關心這些,但這個很重要,但是讓國民知道,軍/囯/主義,戰爭行為,是東瀛國民最大的敵人,那么就會被國民所唾棄,這樣東瀛在未來才會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