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影廠導演張華勛拍攝了一部功夫片《神秘的大佛》,電影在內部放映兩場之后,遭到了評論家的圍攻,什么“藝術格調不高”,什么“充滿了庸俗的噱頭和蹩腳的形象”,什么“單純追求票房價值”,什么“搞血淋淋的感官刺激”,什么“芑術的墮落”等等。在這種輿論壓力下,中影公司把正在印制的拷貝中斷了,甚至傳出要禁止《神秘的大佛》上映。
商業片在這些人眼中就是洪水猛獸,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他們對商業電影基本上就兩種態度,要么無視,要么圍攻。作為導演你拍是上商業片的,那你就低人一等,在這種情況下,北電學生將商業電影視為瘟疫,避之不及,自然就不奇怪了。
許望秋對此很無奈,如果是單獨面對任何一個評論家,他都有信心把對方按在地上摩擦,可現在他面對的是評論界,眾多的專家和學者,甚至是整個精英階層。現在國內的電影雜志有幾十種,每期都有大量的評論文章,而這些文章大多是吹捧新浪潮和新現實主義的。許望秋是穿越者,不是神仙,不可能憑借一己之力扭轉整個精英階層對商業片的歧視。
明明知道這些人的所作所為會把中國電影推進深淵,可自己卻沒有太好的辦法阻止他們,許望秋覺得特別無力。讓他慶幸的是現在有了電影出口公司,可以吸收香江導演拍商業片,更重要的是,劉林、吳知柳他們在自己影響下,對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有了深入的認識,知道商業和藝術并不是對立的。以他們的能力和天賦,絕對可以拍出最頂級的商業片來。
一個小時之后,現場燈光布置完畢。
副導演過來告訴許望秋,各組都已經準備好,可以開始拍攝了。
許望秋拿起步話機喊道:“現在開始清場,煙火組準備,其他各組都做好拍攝的準備!”
除去煙火師在做最后的檢查外,其他工作人都退到了安全距離之外,為最后的拍攝做準備了。過了十分鐘,張然得到了威廉姆的消息,爆炸的準備工作已經確認完畢。
張然拿著步話機,開始發令:“直升機啟動,煙火組準備點火!”
特效組的人快步上前,啟動了直升機模型里的電機開關,螺旋槳頓時呼呼轉了起來。緊接著,煙火組的兩位煙火師拿著火把上前,將直升機的機艙和外殼點燃。
許望秋看到直升機燃起了大火,沖拿著步話機喊道:“王師傅,可以起吊了。”
坐在駕駛艙等待命令的王師傅輕輕一拉操縱桿,模型飛機便緩緩掉了起來,吊到三米多的位置停了下來,等待許望秋下面的口令。
許望秋馬上喊道:“攝影機開機!”
曾練平打開了攝影機,并將攝影機的快門速度調成了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