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后,許望秋在放映室中看到直升機墜地翻滾的鏡頭。高速攝影機將爆炸細節完美的呈現了出來,觀眾可以清楚的看到火焰是如何從機艙里噴涌而出的,可以清楚看到螺旋槳是如何折斷的,可以清楚的看到直升機在翻滾時碎片是如何亂飛的。
至此這個足足拍了四次,燒掉了三十萬人民幣的鏡頭終于通過;而《獵鷹》的拍攝也徹底結束。
在《獵鷹》最后一個鏡頭通過后,許望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剪輯師一起對電影的鏡頭進行剪輯。在劇組拍攝的同時,剪輯師就一直按許望秋繪制的故事板進行剪輯;等到《獵鷹》拍完,電影的初剪差不多就已經完成。現在他們要做的是精剪,剪出一個最終版,送到公司,由公司領導進行審查。
這次跟許望秋一起剪輯的是北影廠的傅正義,是電影界相當有名的剪輯師。他在40年代就剪輯了名片《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50年代又完成過《青春之歌》、《小兵張嘎》、《楊門女將》等膾炙人口的影片的剪輯,是大師級的剪輯師。更讓人佩服的是他并不墨守成規,特別能夠接受新東西。許望秋跟他交流一點障礙都沒有,合作特別愉快。
在許望秋和傅正義共同努力下,《獵鷹》的剪輯工作很快完成;隨后電影出口領導小組,以及電影出口公司的主要領導對《獵鷹》的對白雙片進行審查。
在放映的過程中,許望秋一直在觀察領導們的反應,領導們該哭的時候哭,該笑的時候笑,該驚呼的時候驚呼,可以說是達到的預定效果。唯一有問題的地方是藍幕部分,很多領導沒見過藍幕,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跟許望秋預想的一想,所有人領導一致認為《獵鷹》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完美融合的好電影。最終《獵鷹》一個鏡頭不刪,一句臺詞改,順利通過了審查。
通過雙片審查,并不意味著許望秋可以休息。接下來的日子,他既要盯特效,又要盯字幕,還要盯配樂的事,每天都要從早上一直忙到夜里。
這天下午,許望秋正在錄音車間跟谷建芬討論配樂的問題。突然響起咚咚的敲門聲,他抬頭一看,蘇白和蘇振聲正邁步走進來,當即起身道:“蘇白,師父,你們怎么來了?”
蘇白沒有回答,沖谷建芬笑了笑道:“谷老師,實在抱歉,打攪你們工作了。不過實在沒辦法,我跟望秋有很重要的事要談。”
谷建芬聽到蘇白這么說,就道:“那你們談,我就先離開了。”她對許望秋道:“我先回去了,明天過來跟你談。”說完,她拿著曲譜離開了。
許望秋趕緊搬了張凳子讓蘇振聲坐下,問道:“師父,到底出什么事了?”
蘇振聲神情有些尷尬地道:“沒什么事,我跟蘇白過來看看你。”
蘇白氣哼哼地道:“我爸在澡堂里住了兩天,你說這像什么話。如果不是我剛才看到他把行李背在身上,問他為什么不把行李放在招待所,我還不知道。你說這像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