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昨天晚上《獵鷹》首映反響熱烈,電影代表團成員都覺得今天肯定是片商如云,會做成很多單生意。早上起來后,眾人都抖擻精神準備大干一場。不過在劉劍鋒為大家念完幾份報紙關于《獵鷹》的報道后,好似當頭一盆涼水澆下,將眾人的激動全部澆滅。
幾份報紙都給《獵鷹》打出了差評,而差評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人物塑造薄弱,除了男主角燕雙鷹外其他人都刻畫不足,缺乏個性,讓人分不清誰是誰;第二就是影評人認為《獵鷹》為戰爭唱贊歌,認為這會讓民眾覺得戰爭是合理的,殺人是正當,甚至有媒體直接說《獵鷹》是一部非常惡心的電影。
代表團成員都懵了,昨天首映的時候,不管媒體,還是觀眾反響明明都非常好,怎么今天風向突然就變了,媒體全在抨擊《獵鷹》呢?
胡建皺眉道:“怎么會這樣,到底是怎么回事?”
許望秋對此并沒有感到意外:“現在歐洲反戰思想泛濫,評論界有個非常極端的觀點,優秀的戰爭片一定是反戰的,而且越南原來是法國的殖民地,《獵鷹》挨罵是非常正常的,再加上特呂弗和夏布洛爾原本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但現在他們被法國評論界視為叛徒,他們受到的抨擊非常多,他們來我們站臺,影評人自然更加反感《獵鷹》。”
張一謀不禁想起《神秘的大佛》因為被評論家抨擊,差點不能上映,擔心地道:“片商看到媒體一片惡評,會不會不買我們的片子了?”
許望秋輕輕搖頭:“這些片商都是吃電影飯的,知道觀眾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媒體和影評人的評價對他們會有影響,但影響不大。《獵鷹》或許不討影評人的喜歡,但電影火爆刺激,是觀眾喜歡的類型,不用擔心片商的問題。”
胡建雖然在海外呆過,但沒有到戛納來過,也沒有買賣商業片的經驗,對許望秋的話是將信將疑。為了讓大家安心,他還是對代表團成員道:“望秋這話有道理。大家還記得《神秘的大佛》吧,這部電影專家們是惡評如潮,但觀眾卻非常喜歡。《獵鷹》應該也是這樣,等會到了交易市場就知道了。”
代表團成員都微微點了點頭,但心始終是懸著的。
八點半,許望秋他們離開公寓,向電影交易市場走去。快到電影宮的時候,他們遇到了臺彎電影代表團的人。
秦祥淋昨天參加了《獵鷹》的首映,回去后沒有說《獵鷹》首映的盛況,更沒有說電影好,而是說《獵鷹》一部宣傳解放軍的爛片。早上起來后,報紙基本上都在批《獵鷹》,所以,臺彎電影代表團的人都堅定的認為秦祥淋是對的,《獵鷹》是一部爛片。
想起幾天前許望秋狂妄的宣稱,《獵鷹》一部電影賣出的版權比臺彎代表團所有電影加起來還要多,臺彎代表團的人覺得打臉的機會來了。
其中一個瘦瘦的男子,扯著嗓子高聲道:“前幾天有個狂妄無知的人,竟然說他拍的電影賣出的版權比我們所有電影加起來還要多。結果電影上映后觀眾一片噓聲,媒體惡評如潮,這就叫無知者無畏吧?”
“大陸人嘛,沒見過什么世面,看到自己的電影在大陸受歡迎,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里是什么地方?這里是戛納,這里是三大電影節之首,這里是電影藝術的殿堂。大陸的低水平電影拿到戛納怎么可能會被認可嘛!”
“我聽說那個導演其實沒什么水平的,他的第一部電影評價還可以,但不是他有多厲害,而是那部電影跟其他導演一起拍的,真正厲害的是那個導演。他只不過來頭比較大,把別人的功勞搶了而已。這部片子是他自己拍的,真實水平就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