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香江的工作,回到北平后,許望秋在第一時間來到出口公司,向王嵐西匯報。王嵐西坐在辦公室里看文件,看到許望秋進來,便放下文件,聽取許望秋的匯報。
許望秋打開筆記本,詳細匯報此次香江之行的成果。這次香江之行,絕對是成功的。不但《獵鷹》票房大爆,搞定了李漢祥,而且在公布出口公司的政策后,香江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都找上門來,都希望與出口公司和銀都合作。
在匯報完之后,許望秋笑容滿面地道:“院長,公布出口公司的政策之后,香江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紛紛上門尋求合作。其實有很多水平不錯的導演,有這些導演加入,我們出口公司缺優秀商業片導演的問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
王嵐西對香江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提醒道:“你也不要太樂觀,香江是一直是我們和國民黨的角力場,他們在香江的勢力很強大,肯定不會坐以待斃的。在我們推出合拍片政策之后,他們肯定會出招,肯定會竭盡全力破壞我們與香江電影人的合作。”
許望秋對此非常有信心:“我們不怕臺彎出招,就怕他們不出招。我們推出的政策是,跟我們搞合拍片可以獲得分成,臺彎要是跟我們對著干,那他們也只能這么搞,讓臺彎片商跟香江電影分成。這一來,臺彎片商的利益就大大受損了,臺彎片商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會怎么做?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大引進好萊塢電影,從而獲得高額利潤。以港片的水準絕對不會是好萊塢的對手,最終結果一定是,港片被好萊塢趕出臺彎。如此一來,香江電影人除了徹底倒向我們,根本沒有別的選擇。”
王嵐西心里贊嘆不已,這小子看問題真是比其他人都看得遠啊,笑著道:“如果他們不出招,香江電影人會大批倒向我們;如果他們出招,會逼得更多的電影人倒向我們。從拋出合拍片政策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輸了。”
許望秋點頭道:“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陰謀詭計是沒有用的。我們擁有10億人口,而臺彎只有2000萬,我們的市場比臺彎大得多,單憑這一點,我們就立于不敗之地。不過引入香江導演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最終還是需要培養出我們的商業片導演。但現在整個輿論環境對商業片是歧視的,北電教學生的也全是新浪潮和新現實主義那樣一套,這才是我們面臨的最大難題。”
幾年前,王嵐西看到許望秋關于向好萊塢學習的文章時,覺得這孩子眼界非常開闊,有自己的想法,但對于許望秋的觀點并不是特別贊同。不過在搞出口公司之后,他才意識到許望秋的觀點是對的。如果藝術電影成為中國電影的主流,那將會把中國電影推向非常危險的境地。只是現在向歐洲學習,走藝術片道路的觀念已經成為電影圈的主流,他也無力改變。
王嵐西看著許望秋,嚴肅地道:“要改變這種局面只能用事實說話,拍出既好看,又有藝術價值的電影,這樣逐漸扭轉電影界的觀念。我讓你做藝術中心的主任,就是出于這種考慮,希望你為出口公司把好關,拍出一批能在世界上產生影響的電影來。你趕緊把論文答辯完成,把畢業證拿到手,然后到藝術中心正式上班,把創作工作抓好。”
許望秋點頭道:“我的論文已經寫好,明天就交到學校去。”
第二天上午,許望秋拿著早已寫好的論文答辯稿來到北電。他走進導演系辦公室的時候,其他老師都不在,只有司徒兆敦在辦公室里看報紙。
司徒兆敦看到許望秋進來,笑罵道:“好久沒看到你小子,怎么突然跑回學校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