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望秋聳了聳肩膀,這話雖然不好聽,但卻是實話。電影有思想有思考是沒錯的,任何有追求的導演在電影中都有自己的思考,但問題在于陳凱哥太熱衷于在電影中寄托思考了,這種思考往往以犧牲情節合理性為代價,如果拍純藝術片,這個問題倒不是太嚴重,因為藝術片并不追求講故事,并不追求邏輯的嚴謹,但一旦轉向商業電影,而這一點毫無疑問的成為電影的致命缺陷。
時間很快到了下午兩點半,負責答辯的專家來了。北電現任院長,著名導演成蔭,他是答辯組組長,負責的應該是導演方面的問題;另外一位是電影專家周傳基,他多年來一直負責電影資料的翻譯工作,對好萊塢非常了解,但同時又是好萊塢的堅決反對者;而剩下的一位許望秋不認識,應該是學校從外面請的計算機專家。
三位專家在前面的長條桌后面落座后,將手里的答辯提綱放在桌子。成蔭抬眼在現場一掃,問道:“許望秋來了沒有?”
許望秋快步走到前面:“院長,我來了!”
成蔭微微點頭道:“現在開始答辯,你開始講吧。”
許望秋面帶微笑,從容地道:“各位老師,下午好。我是導演系78級的許望秋。我的畢業論文資料真實可靠,是我在司徒兆敦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在那里我向司徒老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同時向各位老師參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做完自我介紹之后,許望秋直接開始陳述:“首先我向各位老師介紹一下本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主要又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研究課題及意義,第二部分國國內外圖形技術的發展,第三部分研究內容和方面。接下來,我將用15到20分鐘的時間,簡單論述我的文章。
我們都知道電影的一個功能是造夢,在神魔中哪吒三頭六臂;在科幻中,我們乘坐光速飛行器進行行星際旅行,看到恒星爆炸;在睡夢中,我們可以飛天遁地,無所不能。這些場景通過普通技術是很能真實呈現的,但現在我們有了計算機圖形技術。這種技術將徹底解放電影人的想象力,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出來的場景。在未來計算機圖形技術將成為電影人手中的魔法棒你……”
許望秋滔滔不絕的講了十五分鐘,整個過程幾乎沒有停頓,可是說說一氣呵成。
北電的學生對許望秋的厲害早就習以為常,對此是見怪不怪;農學院的學生則是完全被驚呆了,雖然他們聽不懂許望秋在說什么,但能這樣滔滔不絕的說十多分鐘,都不停頓的,絕對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蘇白端著相機,不住對著許望秋拍照,一雙眼睛閃閃發亮。她來報道許望秋其實是借口,就是想看看許望秋面對老師的各種提問,從容應答的風采。當初許望秋舌戰群儒,將眾多專家駁得啞口無言的場面她錯過了,這次論文答辯自然不愿意錯過。
三位答辯老師中,成蔭和周傳基聽得懂電影部分,對計算機圖形技術不是太了解;而那位計算機專家則懂計算機部分,電影部分則聽得有些迷糊。不過許望秋的整個論述十分順暢,邏輯十分清晰,三位老師還是不住點頭,都覺得許望秋的論述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