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劇組從上到下都竭盡全力,努力想把電影拍得更好。
在完成北平的拍攝后,劇組很快奔赴江南,開始了江南戲份的拍攝。
劇組的很多外景地都是當初日軍軍事機關的所在地或者對中國人施暴的地方。比如拍八一三事變后,望湖鎮居民逃難一場戲的村子,就曾經遭到日軍的洗劫,請來的群眾演員有不少是親歷者。再比如拍況易山斷指一場戲的外景地靜園,是日軍駐扎地。而阿明和阿慧小時候生活的房間,曾經有少女在這里被東瀛兵強奸。每當到達這些外景地的時候,方振武就會告訴劇組的東瀛人當初這些地方發生了什么。
劇組的東瀛人都是左翼人士,對東瀛在二戰中對亞洲各國造成的傷害有一定的認識,只是這些認識大多來自書本和影像資料。當他們真正來到中國,來到事情的發生地,見到受害者的時候,那種感覺完全是不一樣的,他們內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三國連太郎作為日軍的一員,參與過侵華戰爭,對東瀛兵的所作所為非常清楚,他總是對劇組的日方成員說“日軍在中國的所作所為只能用侵略來形容”。作為侵華日軍的一員,三國連太郎有比較重的懺悔意識。在拍松波向況易山下跪,請求原諒一場戲時,他一直跪在地上。許望秋考慮到他快六十歲了,就讓他起來,拍攝的時候再跪,但他根本不聽,就一直在哪里跪著。許望秋于心不忍,就讓工作人員找了張毛毯墊在地上,讓他跪在毛毯上。直到這場戲拍完,三國連太郎才起來,跪了好幾個小時。
5月15號,東瀛演員的戲份全部殺青,也就在這一天夏夢正式進組了。
許望秋看到夏夢特別高興:“夏夢姐,我們是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是把你給盼來了。”
夏夢滿是歉意地道:“實在不好意思,最近一直在忙《投奔怒海》,劇組演員和工作人員基本都是香江人,許安華他們不會說普通話,沒有和內地部分打交道的經驗,我不在真的不行。真是讓大家久等了“”
許望秋笑著擺擺手:“沒有沒有,我就隨便那么一說。今天剛好拍完東瀛演員的戲,你來得正是時候。夏夢姐,《投奔怒海》拍完了嗎,什么時候上映?”
夏夢笑道:“拍完了。大概十月份上映。”
許望秋知道《投奔怒海》雖然是偏文藝,但在香江的票房卻極好,是許安華難得賣座的電影。聽到《投奔怒海》今年十月份上映,他心里一動,要不要讓夏夢把《投奔怒海》推遲到明年上映,這樣明年在香江票房前十中拿下五個席位的把握更大。但轉念一想,明年出口公司有《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蕩寇志》、《武林志》等電影,在香江票房前十中占五席問題不大,就放棄了讓《投奔怒海》明年上映的想法。
“我很期待這部電影。”許望秋笑了笑,取出兩個劇本放在夏夢面前,“這兩個劇本,一個是我寫的《冷》,另一個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冷》是我寫的,但故事發生在香江,我對香江社會不是特別熟悉,很多細節就把握不住,麻煩你在香江找編劇,幫著修改一下。”
夏夢微笑道:“我找香江最好的編劇來改。”
許望秋點點頭道:“我們再說《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問題,其實這個劇本的想法很不錯,內容也比較有趣,但細節不行,故事還是過于粗糙,需要改。比如這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