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朋友,見到你可真開心。”哈維看到許望秋后,大笑著走上來,給了他一個熊抱。說熊抱真的不夸張,穿著一身黑色西裝的哈維真的像頭黑熊。
許望秋跟哈維擁抱了一下,盯著他身上的筆挺的西服,笑著調侃道:“哈維,你都穿上拉夫勞倫的手工西服了,看來日子過得不錯嘛!”
哈維發出一陣得意的大笑:“這都多虧了你,《獵鷹》和《少林寺》在美國上映都取得了成功,《獵鷹》票房1000萬,《少林寺》票房800萬,現在整個獨立電影圈沒有人不知道我哈維,沒有人不知道米拉麥克斯。”他大手一擺:“來,這邊走!你難得到美國來,這次我帶你到處玩玩。”
從機場出來,許望秋上了哈維的汽車;張一謀他們則上了出口公司紐約辦事處的車。哈維開的是一輛福特野馬BOSS429,就是《疾速追殺》中基努-里維斯被搶的那款。由于只限量發售858臺,要弄到這況車肯定要花不少錢,看來哈維是真的有錢了。
哈維一邊開車,一邊興奮地向許望秋講述《獵鷹》和《少林寺》在美國上映的經過。
美國人很驕傲,在電影上尤其驕傲。在他們眼中美國電影就是最牛逼的,根本不愛看外國電影,更不愛看外語片。外語片在美國上映,不管是什么類型,也不管質量如何,基本上都扔到藝術院線上映。因為普通觀眾根本不愛看,只有藝術片愛好者才會看。
美國人在電影上確實有驕傲的資本,美國電影不管是商業,還是藝術都是最頂級的,其他國家根本沒法比。不過功夫片是中國人搞出來的類型片,是美國沒有的類型。從七十年李小龍在美國掀起功夫片熱潮后,香江功夫片大量涌入美國市場,培養了一批功夫片粉絲。《少林寺》的上映十分順利,在華人觀眾和功夫片粉絲支持下,取得了800多萬的票房。
《獵鷹》上映則復雜了很多,因為美國戰爭片本身就很強,美國觀眾一聽中國戰爭片就提不起興趣,根本不愿意走進電影院。為了引起美國觀眾的興趣,哈維請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派森-查普曼在電視中抨擊《獵鷹》,并以此為契機進行炒作。
查普曼在電視節目中對《獵鷹》猛烈開火,說《獵鷹》是有史以來最血腥,最殘暴的戰爭片,這樣的電影應該禁止上映。哈維馬上組織人馬對查普曼的批判進行反擊,雙方大打嘴仗。讓哈維沒想到的是,就在他跟查普曼大打嘴仗之時,科波拉、邁克爾-西米諾等反戰導演都站了出來,抨擊《獵鷹》殘忍血腥、為戰爭唱贊歌。
本來美國觀眾對《獵鷹》不感興趣,但現在連科波拉這樣的大導演都站出來抨擊《獵鷹》血腥殘忍,反而激起了很多人的興趣。他們紛紛走進電影院,想要一窺究竟。
當他們真正走進電影院后,無不為《獵鷹》精彩的故事、宏大的場面、激烈的戰爭戲所震撼,紛紛向朋友推薦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