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眾人都能寫東西,能寫劇本,也能寫評論,不少人在報紙和雜志上發表過。不過最能寫的無疑是許望秋,而且他是帶頭大哥,大家都推舉他來執筆,其他人作補充。
夏剛提議為了慶祝取得階段性勝利,大家應該干一杯。他的提議得到了眾人積極回應,都認為應該慶祝一下。夏剛拿起酒瓶準備倒酒,發現酒瓶空了,起身道:“你們稍微等我下。我去拿瓶好酒過來。”
夏剛咚咚地跑出去,又很快咚咚地跑了回來。他將手里地酒瓶往桌上一擱,得意洋洋地道:“我這里有瓶好酒,今天高興,我們把這瓶酒喝了。”
劉林看到那酒瓶大叫一聲“茅臺”,一把從夏剛手中將酒瓶奪走。他打量著手里的酒瓶,發現跟外面賣的茅臺不大一樣,酒瓶是黃麻釉醬瓶外施麻黃釉,色澤穩重,通透品瑩;瓶底收口露胎,瓶身略瘦,好奇地道:“這茅臺跟商店你賣的不一樣啊,看起來好像很貴的樣子。”
劉林這么一嚷嚷,吳知柳他們也注意到了這酒瓶跟平常看到的茅臺不大一樣。
趙禁是趙單的兒子,見多識廣,見過這種酒瓶,吃驚地道:“這不是特供茅臺嘛,是國宴的時候中央領導喝的,不對外銷售的。夏剛,你從哪兒搞來的?”
夏剛得意洋洋地道:“別人送了我爸幾瓶,我爸一直沒舍得喝。我偷了一瓶出來,準備《浴血擒魔》正式上映后,拿來作慶功酒的。我覺得咱們現在干的事,比《浴血擒魔》上映更值得慶祝,就把酒拿出來了。”
眾人聽到這是特供茅臺都激動了,畢竟是領導才能喝的酒,普通人想喝,就算有錢都沒地方買去。他們從劉林手中搶過酒瓶,輪番把玩,就像欣賞稀世珍寶似的。
酒瓶轉了一圈,轉到了許望秋的手中。他拿著酒瓶把玩了一番,看著夏剛,笑道:“那我就把酒打開了哦?”
夏剛豪氣十足地揮揮手:“開啊!我拿過來就是讓大家喝的。”
許望秋擰開酒瓶蓋子,給面前的七只杯子倒上酒。他將酒杯端起來,目光在張一謀他們臉上緩緩移過,用略顯激動的聲音道:“不管我們這場運動能不能成功,不管最后的結果會怎樣,但至少我們為此奮斗過,我相信歷史會記住這個夜晚,會記住有一群人為此努力奮斗過。為了中國電影,為了中國電影的未來,讓我們干杯!”
張一謀他們都端起杯子,眼睛中燃燒熊熊烈火。就像許望秋說的那樣,不管這場運動能不能成功,不管這場運動的結果如何,作為這場運動的發起人他們將被歷史銘記。他們端著酒杯,激動地喊道:“為了中國電影,為了中國電影的未來,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