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和知識分子對此非常郁悶,只能在心里埋怨北電,你們是怎么教育學生的,培養出來的都是這種要錢不要臉的導演。
時間很快進入1983年,在最新一期的《電影藝術》上,赫然刊登著一篇名為《運動了!運動了!》的文章。這篇由蘇白撰寫的文章直接將對許望秋的批判跟運動劃上了等號,文章發表后引起了軒然大波。
文章寫道:“1965年11月10日《文匯報》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文章并非學術批評,而是一個政治宣言,這篇文章也成為運動的導火線。10多年后,不甘寂寞的《文匯報》又跳了出來,掀起了許望秋的浪潮。這些文章粗陋不堪,沒有任何學術價值,都是口號性的東西,什么“文化殖民”、“反五四精神”。這些文章是新時代的大字報,看到這些文章我仿佛聽到一群人在高呼‘運動了!運動了’……”
蘇白的文章出爐后,那些批判許望秋的精英和知識分子就像被踩到了尾巴的貓,徹底被激怒了。他們開始瘋狂往許望秋身上扣政治帽子,說許望秋是運動余孽,是江卿的走狗。
許望秋跟江卿本來八竿子打不著,但蘇振聲是魔都電影圈出來的,而江卿也是魔都電影圈的。這些人便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說蘇振聲跟江卿關系密切,一直是江卿黑路線的忠實走狗,許望秋提倡學好萊塢是在為江卿招魂,是在搞反攻倒算。
蘇白看到這些文章后氣得跳腳:“我爸在運動中被整得那么慘,這些人還這樣污蔑他,簡直太不要臉了。”
許望秋無奈地道:“這還不怪是你,本來只是文化爭鳴,結果你那篇文章一發,就讓整個事情變得政治批判了。以后有什么事情還是跟我商量比較好,不要由著性子胡來。”
蘇白不好意思地道:“人家也是想幫你嘛!”
許望秋摟了摟蘇白,柔聲安慰道:“我也沒怪你。其實就算你不寫這篇文章,早遲也會變成這樣的。這種事情一旦開了頭,不分出勝負是很難結束的。”
幾天之后,出口公司藝術中心主辦的雜志《人民電影》正式面世。《人民電影》原來是文化部主辦的一本雜志,1976年3月下旬正式創刊,1978年第12月之后停刊。出口公司想辦自己的雜志,就找到部里面,把《人民電影》的名字和刊號要了過來。
在復刊詞中,《人民電影》明確提出了自己的辦刊理念,反對精英主義,電影屬于人民。在這期雜志中,《人民電影》介紹了出口公司正在拍攝電影,重點介紹了《武林志》。
許望秋他們創辦自己的雜志,是為自己發聲,跟反好萊塢的思潮打擂。現在批判許望秋、批判好萊塢路線的運動如火如荼,這期《人民電影》自然少不了反駁的文章。在這期《人民電影》上,許望秋發表了兩篇文章,《精英主義和平民主義》,以及《許望秋批判和權威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