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東問道:“你讓我成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跟752工程有關嗎?”
許望秋搖頭道:“這兩者到沒有關系,但也不能說完全無關。752工程是數碼影音工程,但國內相關人才奇缺。現在國家在搞經濟,資金都投到了經濟建設上,科研經費大幅度削減,對科技發展是很不利的。剛才聽到霍先生把錢投到體育領域,我就在想要是能分一點錢給科技領域就好了,我就提出了成立科技創業投資基金的建議。”
霍英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你給我曙光股份是希望我幫忙,不知道具體需要我做些什么?”
許望秋緩緩地道:“752工程是個大工程,靠出口公司和曙光是不可能完成的。到時候會有上百家單位、大學和科研院所參與其中。有一些東西在國內搞比較麻煩,因為有些設備國外對我們禁運,只能會放到香江搞。到時候可能需要霍先生幫忙,甚至由霍先生牽頭來搞。”
許望秋輕輕呼了口氣,嚴肅地道:“在本世紀末消費類電子領域里,這是中國可能領先世界的唯一機會。這事真的要能搞成,對國家和民族來說,我們都是功臣。”
霍英冬聽到這話有些激動:“需要幫忙的時候,你只管開口,我們霍家絕對沒有二話。”
752工程是許望秋胡謅的,752就是863減1,但752工程的內容卻是真的。合拍片政策,以及成立曙光都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在未來許望秋真的會建議國家搞這個工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將VCD和DVD掌握在中國人手中。
中國電影在90年代崩盤的原因很多,其中VCD和DVD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與中國電影企業被VCD和DVD沖得七零八落不同,好萊塢七大電影公司非但沒有受到沖擊,反而通過DVD獲得了巨額的利潤。在好萊塢,電影票房收入只占電影總收入的20%,而DVD收入則高達40%。
如果中國的電影廠能夠像好萊塢電影公司那樣,從VCD和DVD中獲得足夠的利潤,那電影廠就能平安度過九十年代的危機。當然這非常困難,因為中國不像美國那樣,擁有嚴格的版權保護措施。
中國電影盜版非常猖獗,任何一部電影在上映期間,出現盜版都不是稀奇事。熱門電影在上映三天之內,沒有高清版流出,那都算保護得好的。
比如張一謀的《英雄》上映之時,文化部特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嚴厲預防和打擊《英雄》盜版,文化部和全國掃黃辦還成立了打擊《英雄》盜版專項小組,進行打擊盜版的專項部署。但電影僅僅上映三天,市面上就出現了盜版,而且公然打上了“中國電影盜版制片公司協助拍攝”的字幕,完全就是在向國家機關公然挑釁。由此可見,盜版者猖狂到了什么程度。
許望秋不是神仙,不可能解決盜版問題,想要讓國內的電影廠像好萊塢企業那樣,從出租出售DVD獲得高額利潤是不可能的。許望秋在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很久,最終從上一世的DVD專利大戰中獲得了靈感,讓他想到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