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都有自己的制片廠,有自己的洗印車間。劇組每拍完一場戲,就會將膠片送到洗印車間沖洗。等導演看過樣片后,由剪輯師進行剪輯。等電影拍完,粗剪也基本上完成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精剪,配樂,混音,制作字幕,最后制作成片。
《冷》的配樂是羅永輝,1972年他從臺彎師范大學畢業,獲音樂教育學位;1979獲得加州大學音樂碩士的學位;現在是嶺南學院理論及作曲講師。許望秋之所以邀請他擔任作曲,主要是喜歡他為《投奔怒海》作的曲,感覺他的作曲風格比較適合自己的電影。
在電影拍攝的時候,羅永輝已經開始作曲。許望秋對哪場戲有多長,哪場戲需要音樂,哪場戲需要什么樣的音樂都是有想法的。在電影拍攝過程中,羅永輝跟許望秋有過多次交流,而且到過拍攝現場。電影拍完,他也已經完成了作曲工作,就等許望秋拍板。
電影精剪版完成后,許望秋他們和羅永輝一起觀摩電影,然后對曲子進行審定。
《冷》是一個沉重而壓抑的故事,電影的多段配樂,許望秋都想用大提琴。不過羅永輝覺得馬頭琴可能更合適,就用制作了音樂小樣,帶來讓許望秋他們審定。
大提琴和馬頭琴的聲音各有特點,大提琴的聲音更低沉,馬頭琴的聲音更加蒼涼。拿鄭毅妻子死去一場戲來說,鄭毅抱著妻子痛哭,大提琴的低沉聲音,仿佛在心里拉扯,讓人切身感覺到了鄭毅的痛苦;而馬頭琴蒼涼的聲音讓人覺得更加孤獨和無助,結合到電影劇情,讓給一種宿命感,會讓人感覺到在命運前無能為力的絕望。
許望秋聽過小樣后,覺得羅永輝是對的,馬頭琴更是適合《冷》。
經過討論,電影一些場景的音樂就此確定,另外一些場景的音樂則需要調整,有些場景的音樂被取消,有些場景需要增加音樂,有些場戲的音樂需要更換。
十天之后,羅永輝帶著最新的曲子來了。許望秋聽過后非常滿意,覺得這些曲子就是自己想要的,直接宣布,可以找交響樂團進行演奏了。
在配樂搞定后,電影后期工作就完成一大半了。
這天上午,許望秋看到了媒體關于《絕地歸來》在香江上映的報道。這是《星球大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將近20年后會才會推出續集。
許望秋對《星球大戰》的故事并不是特別感冒,但有機會到電影院看看,還是想去看看。他便邀請嚴皓以及后期工作人員一起去看這部好萊塢巨制,放松放松。
眾人自然紛紛叫好,畢竟是許望秋請客,肯定是不看白不看。
嚴皓更是建議道:“我們就去安樂的百老匯電影院吧,百老匯最近剛從美國引進了最新的立體聲系統,據說放好萊塢電影效果特別震撼。”
許望秋聽到能看立體聲電影非常興奮,他已經十多年沒有看過立體聲電影了。現在內地電影基本都是單聲道,就算有所謂的立體聲電影,也只是雙聲道,并不是多聲道。不由問道:“百老匯的立體聲是424立體聲,還是5.1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