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之前,第四軍醫大學學生張華為救掏糞老人犧牲。這件事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有些人認為,國家要耗費多少精力才培養一個大學生啊,為掏糞老人犧牲太不合算了;另一部分人認為,應該救,人的生命是平等。十六年后,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在中國上映,張華到底該不該救人再次引起激烈的討論。
許望秋決定拍《十三將士歸玉門》,但距離開機還差得很遠。他希望把這個故事拍得盡可能真實些,不希望像很多電影那樣,唐朝人穿宋朝衣服,宋朝人穿明朝衣服,更不喜歡打仗就是扛著武器無腦沖鋒,跟古惑仔街頭火拼似的。
要想拍得真實就需要作大量的準備和研究,比如服裝,比如建筑,比如打仗到底怎么打,到底用什么陣型等等等,都需要請專家參與。再加上置景,制作服裝道具,要花大量的時間。沒有一兩年是不可能開機的。
《十三將士歸玉門》短時間內開不了機,許望秋也不想閑著,打算利用這段時間拍一部小成本電影,故事最好發生在北平。這樣既可以拍電影,又可以盯5.1聲道,還能陪家人,一舉三得。只是這部小成本電影該拍什么,許望秋一時間還沒有主意。
許望秋正思考自己該拍什么,突然傳來敲門聲。他抬頭一看,竟然是陳凱哥,便笑著調侃道:“喲,這不是陳大導演嘛,怎么有空跑到我這破地方來?”
陳凱哥眉毛跳了跳,簡直有罵人的沖動。他才剛拍第一部電影,許望秋竟然說他是陳大導演,這不是寒磣人嘛。他強壓下心頭的不快,冷冷地道:“許望秋,你不要得意。不就在柏林拿了個金熊嘛!沒什么了不起的,戛納金棕櫚才是電影界的最高獎。總有一天。我會拿下金棕櫚,會超過你的。我拍了一部電影,你要是你有膽子的話,就來看看。”
許望秋懶洋洋地道:“你的電影叫什么名字?”
陳凱哥驕傲地道:“一個和八個。”
許望秋微微一怔,上一世《一個和八個》是第五代的開山之作,是由張軍釗、張一謀、肖風、何群他們四個分配到廣西電影制片廠的北電學生完成的。影片故事比較奇特,在故事構架、攝影構圖及人物塑造上均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作為攝影師的張一謀對影片的貢獻,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現在情況跟當初不同,張一謀沒有被分到廣西電影制片廠,而是進了出口公司。原本由張一謀和張軍釗他們共同完成的影片,變成了由陳凱哥和張軍釗他們共同完成。
許望秋很好奇,少了張一謀,卻多了陳凱哥的《一個和八個》到底會拍成什么樣,爽快地道:“我對這部電影很期待,什么時候放映?”
陳凱哥見許望秋答應了,高興地道:“明天晚上八點在北影廠放映。”
許望秋淡淡一笑:“明天晚上我一定到,希望你不會讓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