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天的喧囂過后,本屆戛納電影節終于走向尾聲。今年的戛納大師云集、佳作云集,是少有的大年。昨天晚上的費比西獎,竟然同時頒給了《德州巴黎》、《獄中回憶》、《塞瑟島之旅》三部電影,足以證明好電影之多。
由于今年好電影太多,有實力拿獎的電影太多,獎項歸屬撲朔迷離,誰也無法確定哪部電影會拿走哪個獎項。各個獎項的歸屬,也就成為了所有人矚目的焦點。
夏夢和江大衛他們一大早就起來了,穿得整整齊齊,坐在電話旁邊,等最終結果出爐。他們都是第一次參加國際電影節,特別希望能夠帶著獎杯回家。
許望秋對《冷》獲獎并沒報太大的希望,一般而言爭議比較大的電影,往往是很難拿獎的,而且他已經聽說,英國和美國媒體對《冷》抨擊得比較厲害,本屆電影節評審團主席就是英國人,評委中又有美國人,拿獎希望不大。
電影節的獎項確實是很大的榮譽,獲獎后不管導演,還是電影本身,都會獲得極大的曝光率。不過作為老江湖許望秋清楚電影節獎項也就那么回事,是可以暗中操作的。
比如戛納電影節主席想讓塔科夫斯基的電影《鏡子》到戛納參賽,就向蘇聯保證,塔科夫斯基電影會得大獎。蘇聯認為塔科夫斯基的電影沒有反應蘇聯建設的偉大成就,拒絕讓他的電影出國參賽。再比如1980年的黑澤明的電影《影武者》去戛納的時候,東寶就提出黑澤明是我們國寶級的導演,讓我們去可以,但你們得把金棕櫚給我們。
對許望秋來說,他到戛納來最重要的是賣片。《冷》成本1000萬港幣,放在港片中算高成本電影。由于題材比較敏感,內地很難上映,香江又被禁了,只能靠海外版權回本。
《冷》在戛納上映后,爭議很大,有些美國媒體甚至說電影在煽動仇恨,應該禁止上映,好在電影劇情緊湊,故事扣人心弦,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各國片商非常踴躍。
到現在為止《冷》已經賣了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版權,賣了300多萬美元。現在港幣和美元之間的匯率差不多是1比7.5,300萬美元換算成港幣就是2000多萬。通過賣版權,《冷》不但已經收回了成本,而且賺了一千多萬。
許望秋沒有跟夏夢他們一起,在公寓里等電話,來到了電影交易市場,跟胡建他們一起,作為代表團成員站好最后一班崗。
與此同時,在距離戛納不遠的多梅爾格的海景莊園里,評審團的九位成員正在進行最終討論,決定哪些電影獲得什么獎項。評委們從早上九點開始討論,中午十二點前必須討論出結果,這樣才有足夠時間與獲獎者聯系,通知他們參加晚上的頒獎禮。
今年主競賽單元的好電影實在太多,《精神病人》、《德州巴黎》、《苦月亮》、《冷》等電影都可以給獎,而獎項只有七個,非常難以抉擇。評委們決定先選出七部最好的電影,然后再討論哪部電影給什么獎。
包括《精神病人》、《德州巴黎》在內的六部電影很快被選了出來,但在討論最后一個名額的時候,評委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