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封建王朝少數認識到民為貴的君主之一,他常以民喻水,君為舟,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來提醒自己時刻謹記百姓是立國之本。正是他這種愛民如子的治國理念,讓他成為了大唐君臣和百姓的白月光。”
“凡臣子百姓有冤情未申時,必哭昭陵成為了大唐的定制,不止大唐臣民哭昭陵,唐王朝覆滅,改朝換代了,還是哭昭陵。”
“北宋王禹偁還揚州許書記家集浩然無成鹿門去,李洞慟哭昭陵休。;南宋陸游遣懷積憤有時歌易水,孤忠無路哭昭陵。;南宋戴復古挽立齋杜丞相世間無哭處,吾欲哭昭陵。”
“對此,大唐百姓表示有話說你們大宋沒有皇帝給你哭嗎哦,還真沒有大宋從來不缺皇帝,但大宋缺唐太宗這樣武德充沛可以定天下,還能心思細膩愛護百姓的明君。你總不能讓詩人對著搜刮百姓血汗資敵,賣百姓家女兒的皇帝哭吧”
大宋百姓扎心了
若其他大宋百姓只覺得扎心,那知道會將被皇帝抄家、賣掉妻女的汴京城百姓只恨不得現在自己也去昭陵前大哭一場。
自從聽了天幕所言,汴京城中已經有不少本就無地無產的百姓開始向南遷徙。一些士族和商人也開始思考退路,想要提前安排好退路。
“因為唐太宗這位白月光皇帝,大唐之后的皇帝,只要背負著太宗子孫四個字,百姓就能對他多三分寬容。歷史上曾有太宗一曲秦王破陣樂,大唐又多續了二十年的典故。”
大唐初年,李淵稱帝,然戰亂并未結束,大唐尚未實現真正的一統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秦王李世民聽到天幕之言,在得到一些消息靈通的人解釋,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生出了無限希冀。
秦王殿下會結束戰亂,予他們天下太平秦王殿下未來會是個好皇帝,會鑄造一個萬國來朝的巨唐最最最重要是秦王殿下是個愛護百姓的好皇帝。
一時間百姓們都歡欣起來,尤其是已經在大唐控制區內的百姓,他們四處奔走相告,告訴那些不知道誰是秦王的百姓,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就是唐人的百姓。他們要去追隨秦王殿下,做太宗陛下的百姓。
聽到長安城中此起彼伏的歡呼聲,莫說太子李建成,就是剛稱帝的李淵,也明白了一件事這天下總歸是屬于李世民的,民心所向,他們已經無力阻止。
“秦王破陣樂,又名七德舞,原是初唐軍歌。還是秦王的太宗皇帝打敗劉武周后,他的將士們以舊曲填新詞,為其唱贊歌;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咸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注1紀念李世民帶領他們平定天下,予天下人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