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扶蘇反應,蒙恬猛地拔出了長劍“諸位將士,先朝有奸佞,挾持陛下,矯詔謀害皇長子。誰愿與我出兵咸陽誅奸佞,救吾主。”
“吾等愿意追隨將軍,誅奸佞,救吾主。”
廢話,都知道陛下令皇長子自殺是矯詔了,誰愿意坐以待斃。天幕蓋章秦二世乃是暴君,會讓大秦滅亡。他們是大秦的將士,覆巢之下無完卵,豈能坐視大秦滅亡。
秦二世世界成了這場直播的第一受益人,因為他們得到了反盤,改變亡國結局的機會。
“不知不覺就偏題了,我們回到馭民五術,或者說馭民五術之一的愚民。愚民顧名思義,就是不讓百姓啟智,讓百姓向傀儡一樣麻木的耕作,為統治者服務,覺得這樣麻木不知道反抗的百姓最有利于穩定統治。”
“但這樣真的有利于統治嗎民智未開,最有利于的是地方割據,百姓只知地方官,而不知中央和皇帝。再舉個簡單的例子,明清時,倭寇和海盜為何能猖獗于海岸線,因為這些倭寇和海盜往往與地方官員及當地百姓漁民勾連,故此剿滅艱難。”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朝廷推行海禁,斷了漁民生計,以及百姓民智未開,不知何為國家大義。然在我們現代,沿海漁民說是海防第一道防線也不為過。敵人在我們海防上的陰謀每每因為漁民告破,漁民們為了國家安全甚至可以不顧性命。”
“這是因何因我們主張的是開民智,民智開了才能推行愛國教育,才能在百姓心中樹立起國家這個概念。心中有了國,才會更懂得去維護自己的國,才會與中央一條心,反對任何敵對勢力及妄圖分裂國家主權的敵人。”
“開民智不僅不會動搖朝廷的統治,反而是穩固政權,同時開民智才能發展科學,而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因為古代的階級偏見和愚民政策,科學研究和發展沒有得到朝廷的助力,反而是阻力,所以生產力才會發展緩慢。”
“說到古代,許多人或許都有過與我一樣的疑惑,古代地廣人稀。短期遭遇天災,為什么不通過漁獵、摘野菜之類來充饑,以及古代人為什么不多養雞養鴨之類的疑惑。”
“大家都知道袁爺爺的雜交水稻,讓我們實現了水稻的畝產千斤,瓜奶奶讓我們實現了吃瓜自由。但實際上還有許多像袁爺爺、瓜奶奶這樣為我們的菜籃子和餐桌努力著,卻鮮為人知的科學家。”
“比如能夠規模化養殖雞鴨是因為人工孵化技術,只靠雞鴨自然孵化,無法實現規模化養殖。魚也有人工繁殖,沒有人工干預,魚繁殖是非常緩慢的。因為沒有人工孵化技術,即便古代百姓想要多養雞鴨魚也不現實。以及古代沒有獸醫,雞鴨養多了還容易死。”
“這些研究要出成果需要研究者十年如一日的鉆研,更需要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但古代能夠讀書的人大多本著科舉當官去,又怎么會去研究怎么養殖種植而不識字的百姓僅能憑借經驗摸索,即便摸索出一些技術,也偏向于本能反應,很難歸納出來,系統地傳授給其他人,所以科學技術發展及其緩慢。”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