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宋一朝,不僅立都臨安之初,不缺鐵骨錚錚的文臣武將,此后也從未缺過一心復業的能臣良將。大宋連出父子三昏君,朝廷還能偏安一隅,靠的不是軟骨頭的昏君奸相跪著給敵人進貢,而是忠臣良將不計生死,不計個人得失,前撲后繼的守護。”
“在把屠刀對準這些將軍時,昏君奸相完全沒有想過,臨安城里的歌舞升平是這些前線將士在守衛。岳飛力諫完顏九妹夷狄不可信,如此之議和,恐怕會被后世譏笑。然宋高宗卻不以為意,一意孤行,還對岳飛又添了殺意。”
“岳爺爺說的太保守了,我們怎么會譏笑昏君奸臣呢,我們也就是恨不得將之扒皮拆骨罷了若真死后有靈,趙構和秦檜這對昏君奸臣就是鎮壓千年萬年,永世不得超生也不為過。”
“為了解決這些將軍,昏君先將張俊、韓世忠、岳飛以升官為名調入樞密院,實為剝奪兵權,待三人脫離軍隊便開始逐個擊破。第一個目標是時隔八年,才以救駕為名擢升為樞密使的韓世忠。”
“紹興十一年,得宋高宗暗中指使,秦檜找到張俊和岳飛,要他們出面羅織韓世忠罪名。在秦檜的威逼利誘下,張俊為功名利祿變節,與秦檜同流合污,就此晚節不保。在與岳飛巡視楚州時,張俊挑唆岳飛與其一同陷害韓世忠,拆分韓世忠所部。”
“岳飛不愿與他們同流合污,斷然拒絕后傳信韓世忠防備。秦檜等人一計不成再生一計,這就不得不感慨梁紅玉先見之明,早早為韓世忠打足了補丁。加上岳飛全力救護,韓世忠又主動獻上為北伐積蓄的軍儲錢一百萬貫、米九十萬石及酒庫十五座終得自保。”
聽到這里,韓世忠面色發白,淚如雨下哪怕是最忠心的將軍,也受不住君王如此“恩寵”啊。
“然岳飛救得了韓世忠,已退下來的韓世忠卻已救不了岳飛。韓世忠后,昏君奸臣將目標落在了岳飛身上。岳飛在北伐之事上比韓世忠的態度更強硬,又破壞了他們構陷韓世忠一事,如何不招昏君、奸臣憎恨。”
“岳飛回都城臨安后,先遭秦檜黨羽萬俟卨、羅汝楫彈劾,罪名是岳飛故意不援淮西和主張棄守楚州。這彈劾的罪名真是思之令人發笑,他們最痛恨不就是岳飛主張北伐,收復失地太多嗎昏君奸相要殺良將給金國爹表忠心,連羅織罪名都如此不用心。”
“岳飛因這漏洞百出的彈劾被罷免樞密副使另賦閑職。想著前些年母親過世后被奪情起復征戰,加上眼疾嚴重,岳飛干脆自請回廬山舊居賦閑。此時的岳飛已無官職,無兵權,可只要岳飛活著,金人就不會安心。”
“金人不安心,金人的乖兒子趙構、秦檜自然也不安心。故此,昏君奸相對岳飛的迫害并沒有停止,在秦檜授意下,張俊利用岳家軍內部矛盾,威逼利誘都統制王貴、副統制王俊先出面首告岳飛的部將張憲謀反注2,試圖通過張憲牽連出岳飛。”
“這些小人私設公堂,嚴刑逼供。然張憲將軍鐵骨錚錚,無論何等酷刑加身,始終不肯屈招。面對張將軍的寧死不屈,這些卑鄙小人失去耐心后,直接憑空捏造張憲與岳飛謀反的供詞。”
“岳飛長子岳云和才回到故居的岳飛因這偽造的供詞,被一同投入大理寺獄中。秦檜、萬俟卨這群畜生又將對張將軍的手段用于岳飛父子,但凡有一人撐不住酷刑,這樁冤案即可證據確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