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們再說代王朱桂,不同于他的兄長蜀王性格慈祥柔善,朱桂性格暴躁,而且和弟弟朱橞一樣非常貪財,在藩地役軍民、斂財物小辮子一抓一大把。于是,與周王一樣,朱桂也被廢為庶人了。”
“靖難后,朱棣稱帝,朱桂與朱橚一樣恢復了爵位。但他一點沒吸取教訓,依舊我行我素,多次被告到朝廷。朱棣幾次警告他收斂,不聽,召他回京,不回,朱棣于是革去他的三護衛,但后來又給他恢復了。”
“大約是靠著靖難當上皇帝,朱棣諸如朱桂、朱橞這種為禍百姓的藩王真的太過放縱。殊不知這種放縱,腐蝕的是大明的天下。今天我們為什么要說這些無法無天的藩王呢因為正是這些人逼得百姓沒了活路,才會有唐賽兒這些農民起義領袖出現。”
“不同于沒有找到什么惡跡記載的周王,代王朱桂貶為庶人,是罪有應得。但他貪財,卻沒聽說和他弟弟谷王一樣有人命在身,倒也罪不至死。”
“朱允炆選的第三個目標是湘王朱柏,這個就是純純大冤種了。朱柏是個很有志向的藩王,不過他的志向并不是當皇帝。朱柏就藩后修景元閣,招納當地有才學之人校刊古籍,學習治理國家的知識,一心希望可以做個輔佐社稷、濟世安民的藩王。”
“輔佐社稷、濟世安民是朱元璋當年分封兒子的初衷,雖然大多數藩王和繼承人朱允炆都不認可,但湘王是真的向著他爹朱元璋給他們定下的方向在努力。朱允炆開始削藩,眼見周王、代王陸續倒霉,燕王朱棣不愿坐以待斃就聯系朱柏,想要約他一起起兵。”
“湘王果斷拒絕了燕王的提議,并且勸燕王不要反叛。然這位不打算反叛,還勸其他兄弟不要反抗的湘王卻被誣告與燕王勾結謀反。湘王不愿受辱,為自證清白,焚府自殺。可憐了湘王上下那些無辜的仆從和妃妾都成了這個蠢貨陪葬品。”
“對,在我看來,所有用自殺來證明清白的都是挺蠢的。且你要自殺自殺便是,何必帶上府中的無辜婦孺一起死”
建文年間,湘王朱柏正打算自焚以證清白。因天幕耽擱了時間,而在聽到天幕后,王府的仆從都趁著夜色悄悄逃出了王府。他們不懂皇家的恩怨,但他們只是仆從,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給朱柏陪葬。
莫說府上仆從,就是朱柏的妻妾聽到他的計劃,也生出了逃跑的心思。
“朱柏的情況和崇禎不同,崇禎自殺前殺死妻妾是怕他們落到敵人手中受辱。但朱柏死了,只要皇位上坐的是朱家人,且不是朱祁鎮那個昏君,就不會為難湘王府的女眷。”
“且自殺與清白這兩個詞根本無法構成因果關系。你去翻閱歷史,就會發現,凡是自殺以證清白的,最后得到的都不是清白。因為死人是無法自證的,所以以自殺證清白的結局十有八九是扣上一個畏罪自殺的罪名。”
“湘王府自焚也是如此,朱柏死后無子國除,建文帝直接給了一個惡謚戾。還是朱棣稱帝后憐憫朱柏無罪而死,恢復他的名譽,改謚為獻,為他設祭。”,n,